日前,上猶縣委辦(檔案局)、史志研究室(檔案館)結合去年4個鄉鎮創建“示范檔案室”的做法,比照《贛州市鄉鎮檔案工作規范化建設驗收標準》,制定鄉(鎮)檔案工作規范化建設操作流程,提出“五步法”推進鄉鎮檔案規范化建設。
一是制度先行,明確責任。明確專職檔案員,明確檔案人員崗位職責,將檔案納入年度目標管理,解決檔案工作中所必需的人財物等實際問題。
二是學習為先,廣泛收集。各鄉鎮首先要組織干職工學習《鄉鎮檔案工作辦法》,從概念上了解檔案業務知識。其次召開專題會議,將散存在各站所各門類的檔案資料找出找全,如文件、會議紀錄、干職工介紹信、信訪件、電子聲像資料、實物檔案、財務檔案、案件檔案等,做好檔案整理前期準備。
三是選好人員,規范整理。選派精干人員對鄉鎮歷年文書檔案、項目檔案等各門類各載體檔案,按照《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表》《檔案分類大綱》《檔案分類編號方案》整理、鑒定、歸類、編目、裝盒、上架。
四是完善功能,務實基礎。落實檔案室管理“十防”要求,加強硬件建設,配備空調、除濕機、二氧化碳滅火器、溫濕度儀、防盜門窗、檔案專用防蟲藥、深色遮光窗簾等,做到辦公、整理、閱覽功能相對分開。
五是管理前移,把好質量。深化局館聯動,工作前移,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加強對鄉鎮檔案工作的業務指導,編制好檔案效果利用實例、組織沿革史、鄉鎮志(全宗指南)、大事記等編研材料,切實提高檔案收、管、存、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