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18日,由中山市檔案館(市地方志辦)、市扶貧辦、市發展改革局聯合主辦的“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中山市對口幫扶、對口協作、對口支援、對口合作成果展”在市博覽中心舉行的中山市2020年“全國扶貧日”活動暨中山對口幫扶地區特色農產品展銷會開展。中共中山市委副書記、市長危偉漢,副市長葉紅光,以及廣東省扶貧辦、中山扶貧領域的領導干部和嘉賓150多人出席了16日上午舉行的活動開幕式并參觀了展覽。
本次成果展分為“雙到扶貧”“脫貧攻堅”“精準扶貧”“對口支援合作”“攜手小康暖心路”五個單元,以200多張真實記錄扶貧工作的圖片及翔實的數據,多維度展現了中山在全國脫貧攻堅、新農村建設、實現全面小康工作中的積極擔當和不懈努力。
近10年來,中山市累計投入財政幫扶資金20多億元,籌集社會幫扶款物3億多元,派出常駐扶貧一線干部近2000人次,先后對口幫扶廣東省汕尾、河源、肇慶、潮州286條省定相對貧困村,282條相對貧困村、11多萬人脫貧出列(截至2019年9月);對口云南省昭通市東西部扶貧協作的4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帶動15萬人脫貧。同時,動員全市力量開展對口支援西藏工布江達縣、新疆四十一團草湖鎮和四川甘孜州白玉縣、巴塘縣等工作。幫扶地區的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貧困群眾收入、生產生活條件、鄉村治理能力、鄉風文明建設得到明顯改善,脫貧攻堅任務接近完成,為脫貧攻堅廣東實踐作出了中山的貢獻。
此次成果展既是過去十年中山扶貧開發工作的總結宣傳,也是市檔案館參與脫貧攻堅戰、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中山市檔案館依托良好的場館資源和豐富的辦展經驗,在策展過程中與市扶貧辦、市發展改革局通力合作,精心收集和篩選材料,挖掘中山在脫貧攻堅中的亮點與特色,不僅深度展示了中山近十年來的脫貧攻堅成果,還生動講述了中山幫扶工作者與受援者的暖心故事。“扶貧成果展”在中山“全國扶貧日”活動現場的亮相,為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提供了又一個開放性的主題教育課堂,營造了濃厚的全民參與決勝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