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2019中文大全,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入口,国产日韩91,V片免费看

· 國家檔案局主管· 中國檔案雜志社主辦1951年創刊歡迎來到中國檔案網 !2025年08月20日    星期三

區縣實踐

點軍區檔案館挖掘檔案潛力賦能鄉村振興

作者: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檔案館 趙啟喜 來源:中國檔案網 發表時間:2022-12-07 分享到:

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檔案部門以實施“鄉村記憶”“農耕文明”“長江沿岸生態文化”等為載體,多方挖掘整理、開發利用歷史遺存文化,充分釋放檔案資源潛力, 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筑基賦能。

一是發揮紅色文化優勢,為建設家園聚力。深入挖掘本地紅色文化資源,結合“黨史學習教育”“下基層 察民情 解民憂 暖民心”等實踐活動,開展“讀史志 知區情 促發展”檔案文化下鄉活動。在節假日,利用圖書大篷車將檔案、史志讀物進農家書屋、進機關、進鄉鎮、進企業、進學校、進家庭,開展檔案知識宣講活動,普及紅色文化知識,提高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面,積極引導基層廣大干部群眾從黨的光輝歷史中汲取奮進力量、增強鄉村振興的信心。經初步統計,檔案部門先后向農村基層捐贈紅色書籍2.3萬余冊(本),組織人員赴鄉鎮村開展檔案、史志宣講110多場次,受眾人數達2.1萬人次,進一步引導公民熱愛祖國、了解家鄉,增強公民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建設美好家園的信心決心。

二是發揮文獻權威優勢,為產業發展蓄能。近年來,點軍區檔案部門配合以科教新城、智慧新城、生態新城為支撐的江南現代濱江生態新城建設,為13家企業客商提供投資咨詢,為車溪紅茶、文佛山禪茶申報注冊商標提供了有力的歷史依據。并編撰《游走點軍》《點軍記憶》《江南楚菜譜》等一批書籍,用“文字+圖片”的形式展示地方歷史特產,用檔案記留住品牌記憶,助推產業快速發展。

三是發揮教化育人優勢,為鄉風文明鑄魂。充分發揮檔案留憑存史、資政育人、服務發展的重要作用,廣泛挖掘、梳理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積極推動文化傳承,發展新鄉賢文化,指導和服務村史館、新鄉賢館、非遺傳習所等建設,促進優秀鄉村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發展,扎實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增強鄉村振興軟實力。先后指導轄區塘上村、柳林村、牛扎坪村等9個村,開設了具有鄉土文化氣息的墻壁專欄、文化游園,建成簡易圖書室、文化室、文化廣場,增添村檔案史館布展物品,豐富村民文化生活,提高村民道德水平。指導鄉村文化印記建設,協助舉辦鄉鎮、村(居)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推動民間文化保存發展,留住鄉愁。指導鄉村志書、家譜編寫工作,鼓勵鄉鎮村編修村志、村史、族譜、家史等,做好鄉村發展的記錄與傳承。目前,轄區牛扎坪村、長嶺村、泉水村、天王寺村、雙溪村等40多個村(居)啟動或完成村志初稿編撰,公開出版發行,成為村民“精神讀本”。發揮地情檔案優勢,為生態宜居塑形。充分利用自身掌握的豐富歷史信息和地情文化,主動為區委政府在旅游項目包裝、歷史文化名村申報、區域規劃建設、特色品牌打造、形象宣傳推介和地理標志產品認證等方面出謀劃策。以特色建檔充實“鄉村記憶文化”“農耕文明”項目建設。通過發布征集公告、深入實地調查采錄、重要線索登門收集等多種方式,充分摸清轄區鄉村工匠名人、賢德好人檔案的線索,組織專業人員深入挖掘散存在鄉村的具有史料價值的鄉村工匠名人、賢良好人210多人1200卷(件),涉及文書、照片、音像、實物等珍貴檔案,豐富鄉村文化元素。突出鄉村美麗自然生態特色,立足宜居環境條件,先后為轄區13個示范村按各自特色結合鄉村振興組織實施相關建設提供實物,指導轄區牛扎坪村、三岔口村等建立實物檔案展室,獲得省級生態文明村、旅游名村等稱號,實現檔案文化與民俗旅游的有機統一,取得較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