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資源是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檔案部門服務中心大局、服務人民群眾的基石。四川省內江市檔案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檔案工作“四個好”“兩個服務”重要批示精神,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大局,主動擔當作為,抓源頭、強服務、依法規、拓渠道開展檔案接收征集工作,努力將內江發展歷史記錄好、留存好。
一是創造條件,及時接收。圍繞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活動、重大事件,主動對接、積極融入,全力做好檔案接收工作。聯合相關部門及時制定印發脫貧攻堅、疫情防控、黨史學習教育三類檔案資料收集歸檔工作的通知,明確“三類檔案”歸檔范圍和標準,細化整理要求和操作流程,指派專人進行全過程業務指導,建立檔案收集歸檔工作機制,將“三類檔案”提前接收進館。現已接收“三類檔案”8678件。
二是服務改革,拓展接收。主動服務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成立檔案處置工作指導組,提出檔案處置意見,專班專人負責檔案接收工作。走進企業對人員管理和人事檔案現狀進行摸底,通過線上線下靈活模式,針對企業職工檔案整理規范、移交規則及程序進行培訓,對檔案處置過程中遇到的難點疑點問題進行詳細講解,確保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檔案處置工作平穩有序推進。2022年,先后接收中央、省國有企業2624名退休職工個人檔案進館。
三是依法依規,全面接收。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科學編制檔案接收計劃,優先保障民生檔案、機構改革檔案等重要檔案接收進館。2022年,已累計接收市直立檔單位檔案1333卷37518件,并同步接收大事記、組織機構沿革、全宗指南等匯編材料及檢索工具,為今后的檔案查閱利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是創新征集,豐富館藏。通過主流媒體發布征集公告,播放征集宣傳片,面向社會各界廣泛征集檔案資料。創新針對內江籍在京高級專家、著名學者、知名鄉友等特定人群開展集中征集,受到內江籍在京人士的廣泛關注和熱切回應。目前,征集到中科院院士郭尚平、航空航天領域高級工程師鄭遠隆等知名人士珍貴資料和作品95件,以及抗美援朝和其他各類資料862件。
五是數字賦能,服務人民。強化數字資源建設,嚴格執行檔案“雙套制”接收,轉化館藏紙質檔案數字化副本753.71萬頁,為數字檔案館建設打下堅實數字基礎,有力提升了檔案數據檢索精準性和查檔利用效率,檔案館為民服務質效全面提高,獲得查檔群眾高度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