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區檔案館在做好傳統檔案資源建設的同時,按照“存量數字化、增量電子化”的要求,持續穩步推進檔案資源體系創新發展。
一是高標準完成館藏檔案數字化。目前,館內館藏檔案總量約30余萬卷,建立了案卷級、文件級電子目錄,完成館藏紙質檔案數字化掃描約800萬頁,數字化率達98%。所有目錄數據著錄準確,圖像、視頻文件清晰完整,數據掛接正確、無遺漏,質量符合國家標準規范。二是實現數字檔案在線移交接收。探索館室一體化管理,依托政務網在各立檔單位部署虛擬檔案室系統,實現檔案的在線收集、整理、移交功能;在館內部署檔案資源接收系統,實現離線、在線接收各立檔單位目錄數據、數字檔案及對接收數據進行四性檢測的功能。同時,印發《關于規范全區紙質檔案數字化工作的通知》,明確各紙質檔案數字化標準,規范全區檔案數字化工作,保障檔案數字資源的規范安全。三是拓展數字資源接收種類。在做好文書類電子檔案接收工作的同時,注重接收文本、圖形、圖像、聲音、視頻等各類原生電子檔案,建立多種門類資源數據庫。截至目前,累計接收自然資源局、齊魯石化等30家單位的文書檔案、人事檔案、污染源普查檔案、疫情防控檔案、重大活動照片檔案、房產檔案、地籍檔案、扶貧開發檔案等共計8種7.4萬余卷(件)。四是建立重點專題數據庫。統籌規劃,分步實施,依托檔案資源管理系統先后建立齊文化專題目錄庫、民生檔案數據庫、珍貴檔案數據庫、脫貧攻堅檔案和疫情防控檔案等專題數據庫6個,存有1300卷、3.3萬件的檔案數字化副本,900余張照片,100余個錄音錄像檔案,涵蓋民生、文化、重大事件、突發事件等多個種類,為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查考利用服務,為政府決策參考提供更加精準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