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在第38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常州市檔案館召開“教育援建 檔案記憶”對口支援教師座談會。這是常州市檔案館連續第四年舉辦該活動,此次邀請了6位曾經對口支援過新疆、青海和陜西的教師們參加座談。
參會教師們首先參觀了常州市檔案館檔案庫房,近距離接觸和了解檔案館以及檔案工作。征集接收處工作人員為參會教師們詳細介紹了本館“對口支援檔案專庫”情況,展示了近5年來對口支援檔案專庫的豐富內容。部分教師現場捐贈了他們在支教期間獲得的榮譽證書、當地學生送給支教老師的藏秀鞋墊等紀念品。
座談會上,教師們共同回憶支教時的點滴往事,分享支教時的工作與生活,交流支教時的體驗與收獲。他們發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適應、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創新的支教精神,播撒愛心與知識的種子;用實在、平凡的行動,發揮“傳幫帶”作用,為受援地培養了一支支人才隊伍,為支教地區的教育事業發展和民族大融合作出應有的貢獻。
對口支援新疆、青海、陜西,與幫扶地區開展多領域協作是中央、省交給常州的光榮任務,也是常州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常州市檔案館連續4年召開對口支援教師座談會,藉此把教師們在對口支援這項崇高事業中作出的突出貢獻用檔案的形式記錄保存下來,讓他們的這段經歷與全常州的歷史同頻共振。
今后,常州市檔案館將依托現有的6300余件對口支援檔案,積極探索對口支援各個領域專項的挖掘和開發,不斷建設和充實專庫檔案,切實把新時代黨領導人民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歷史記錄好、留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