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與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聯合公布全國首批453家“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其中寧夏檔案館入選全國首批科學精神專題實踐教學基地。
寧夏回族自治區檔案館成立于1958年,屬國家一級檔案館,是自治區檔案安全保管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檔案利用服務中心、政府信息公開中心和電子文件管理中心。先后被授予“全國中小學檔案教育社會實踐基地”“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區直機關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自治區文明單位”,2022年8月,自治區檔案館通過全國示范數字檔案館系統測試,成為全國第六家、西北第一家省級全國示范數字檔案館。
近年來,寧夏檔案館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思政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從夯實基礎建設入手,扎實推進實踐教學基地培育工作,設立固定展廳1個、主題展廳3個、報告廳1個、音像檔案播放廳1個、黨性教育主題活動室1個,面積3000多平方米,成為開展黨史和“四史”學習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了解寧夏區情的重要平臺,先后舉辦主題檔案文獻展10多次,累計接待全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各類學校等740多個團體近17萬人次到館參觀學習。積極聯合教育部門開展“紅色檔案進校園、進課堂”線上線下主題教育、向中小學校捐贈《檔案寧夏·初心印記》紅色文化產品等活動,把紅色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大力弘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筑牢信念之魂,激發廣大青年學子的愛國主義熱情,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有力地配合了學校思政課教學。
下一步,寧夏檔案館將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不斷創新教育內容和形式,加強講解人員培訓力度,加強與教育等部門的聯系,著力打造服務“大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優質平臺,不斷提高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針對性,推動科學精神專題實踐教學基地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