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2019中文大全,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入口,国产日韩91,V片免费看

· 國家檔案局主管· 中國檔案雜志社主辦1951年創刊歡迎來到中國檔案網 !2025年09月03日    星期三

各地動態

成都市檔案館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施小琳 對市檔案館工作的“兩新”批示要求

作者:成都市檔案館 周登銀 來源:中國檔案網 發表時間:2022-08-17 分享到:

4月18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施小琳對成都市檔案館工作作出批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檔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以檔案工作的新成績和服務大局的新業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這在成都檔案館歷史上是第一次,極大地鼓舞成都蘭臺人開拓創新、砥礪奮進,奮力實現四個新突破,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

一、貫徹“一個批示”,實現在宣傳推廣育人上有新突破

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檔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扎實開展“喜迎二十大·檔案頌輝煌”主題宣傳活動,推動紅色檔案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網絡,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濃厚熱烈氛圍。一是外聯拓展資源。積極爭取承辦中央檔案館、新華社主辦的“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檔案文獻展,讓中央檔案館的珍貴檔案資料和新華社的珍貴照片檔案來到成都人民身邊。二是主干引領示范。展現主干城市檔案館擔當,牽頭舉辦首屆成都、德陽、眉山、資陽紅色珍檔評選活動,吸引30多家媒體報道70余次,超過500萬人次參與,以檔案助力成都都市圈建設。三是創新宣傳矩陣。在成都打造的全國首個“學習強國”主題街區舉辦“檔案有聲”活動,以更加親民的檔案宣傳,講更多精彩的成都故事,激勵廣大市民攜手共建公園城市示范區。

二、推進“兩個轉型”,實現在科研開發利用上有新突破

一是重館藏向重開發利用轉型,提升檔案館社會服務功能。按照《國家檔案館檔案開放辦法》加快檔案開放審核,聯合市級部門開展檔案解密和開放審核共審試點,健全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工作機制,在“6·9”國際檔案日向社會開放檔案19萬件。做好異地跨館服務、檔案查閱延時服務和節假日預約查檔服務。二是“保管員”向“研究員”轉型,突顯檔案館半研究機構功能。成立專班,全面開展館藏國家重點檔案研究與開發工作。積極爭取國家檔案局科技項目立項,聯合西南交通大學開展“基于深度神經網絡的數字檔案修復技術研究”項目。聯合省市社科聯開展社科項目立項及優秀成果申報,國家檔案局資金支持項目《抗日戰爭檔案匯編(卷一)》榮獲2022年成都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三、建強“三支隊伍”,實現在人才隊伍建設上有新突破

大力實施“人才強檔”工程,培育檔案專家、工匠、青年骨干三支隊伍,鍛造素質過硬堪當重任的高素質專業化檔案人才。一是著力調整優化結構。針對臨近退休人員多、專業人員占比不高、以歷史文化研究為核心的專業人才特別緊缺的現狀,在市委的關心下,一年來,引進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的檔案學、歷史學、漢語言文學等專業碩士研究生11名,逐步實現隊伍專業化、年輕化。二是著力培養鍛煉隊伍。專注主業開展全員培訓,組織全宗卷整理、典藏檔案統計、重點檔案清查、破損檔案修裱、繁體字辨識等系列練兵活動,大力提升檔案業務水平。結合派員參與省市黨代會、成都大運會、疫情防控、“一館”籌建等全市重點工作不斷增多的情況,以老帶新、新老結合,大力培養派得出去、干得下來、獲得認可的干部。著眼檔案事業后繼有人,創新實施“蘭臺師承幫帶行動”,大興學習之風、研究之風,把蘭臺文化精髓薪火相傳、代代相傳。三是著力激勵擔當干事。堅持黨建引領,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以風清氣正、事不避難、敢于擔當時時警醒隊伍,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新時期蘭臺人,檔案隊伍精神面貌越來越好、干事氛圍越來越濃。

四、實施“四個工程”,實現在力量整合共享上有新突破

一是實施補鏈強鏈工程。推進新時代新成就國家記憶工程“成都篇”,加強建黨100周年、黨史學習教育、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疫情防控、黨代會、大運會等專題數據庫建設,建成國家重點檔案文件級目錄數據庫。聯動區(市)縣檔案館征集反映成都革命歷史的紅色檔案,首次向西部戰區檔案館、重慶市檔案館、成都市博物館等征集與成都有關的檔案資料。二是實施提質轉化工程。在傳統“收管用”環節中前置加強“立檔”環節,細化完善檔案收集范圍和整理移交標準,提高進館質量。推動電子檔案在線接收列入成都“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規劃,牽頭10家市級部門開展試點,提升信息化水平。強化資政輔政職能,創刊《檔案資政參考專刊》、創編《市委重要工作實錄》檔案專輯,定期向市委報送,得到多位市委常委肯定性批示。三是實施特色品牌工程。按照《“十四五”國家重點檔案保護與開發工程實施方案》要求,系統研究和專題開發館藏國家重點檔案,傾力打造“成都市檔案館國家重點檔案典藏展(1912—1949)”,梳理揭示城市發展軌跡和特點,為成都探索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實踐、超大特大城市轉型發展新路徑提供歷史借鑒,形成以紅色珍檔、成都故事、天府文化等為主題的檔案展覽、科研項目、文獻研究、史料匯編等品牌系列。四是實施安全底線工程。加強消防安防系統建設,實施電子檔案在線管理平臺網絡安全等級保護項目,完善檔案數字資源異質、異地備份機制。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突出“人、火、網、水、密”防范重點,做好網絡安全和輿情應對工作,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牢牢守住檔案安全底線,為新時代檔案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