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5個國際檔案日來臨之際,洛陽市檔案館圍繞“喜迎二十大?檔案頌輝煌”主題,采取現場互動、與媒體聯動、線上線下結合等方式,推動檔案貼近市民,貼近生活,為市民送上一份豐厚的檔案文化大餐。
一是普法活動進廣場。6日9日上午,市檔案館黨員志愿者在周王城廣場開展《檔案法》宣傳普及活動。在宣傳展板和咨詢臺前,觀展和咨詢的市民絡繹不絕,志愿者們為市民發放宣傳手冊和宣傳環保袋,現場講解檔案法律法規和檔案工作常識,解答群眾的相關咨詢,互動交流氣氛熱烈。
二是媒體助力廣宣傳。洛陽日報社以《守護城市記憶 服務千家萬戶》為題,挖掘館藏資源,講述檔案故事。洛陽晚報整版介紹豫劇藝術大師馬金鳳檔案專題陳列展情況。洛陽電視臺《洛陽新聞聯播》《直播洛陽》等欄目、洛陽網直播平臺及時推送各項宣傳活動信息。中國移動信息發布平臺、出租車載電子顯示屏向社會各界群眾發送檔案公益宣傳短信2萬多條。洛陽文明網、人民日報客戶端、百度、騰訊、網易、今日頭條、微博等媒體紛紛轉發信息和視頻,營造出了濃厚的宣傳氛圍。
三是網絡答題火出圈。在“洛陽發布”微信公眾號,設置檔案知識網絡答題欄目,共設50道問答題,分10組循環,活動信息發布后,市屬各媒體和有關單位大量轉發推介。市直機關、各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群眾紛紛參與答題活動達3萬多人次。
四是沉浸體驗潤人心。洛陽晚報“刨花來了”欄目組走進檔案庫房、資料室、查閱利用中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通過短視頻和大家分享沉浸式體驗和收獲。館專門開辟“檔案館開放周”,多維度提供講解服務和業務技術演示,為觀眾帶來現場感、身臨其境感。觀眾徜徉在展廳和館舍,聆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感悟檔案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