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采茶十里香,看噠栽茶綠成行……”湖南省級非遺平江民歌的第九代傳承人胡淼森在岳陽市檔案館深情演唱的平江民歌,博得現場一陣陣熱烈的掌聲。為慶祝第十五個國際檔案日,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岳陽市檔案館于6月6日推出了“非遺流韻 藍墨增輝”汨羅江流域非遺檔案展。市檔案館黨組書記、館長余友安和協助辦展的五個縣市區檔案館負責人,共同為展覽揭幕。
展覽現場,不但能夠聽到原汁原味的平江民歌,品嘗正宗的汨羅長樂甜酒和平江醬干,還能觀賞精心展出的20個最具代表的非遺項目,級別囊括了世界級、國家級、省級和市級,主題包羅傳統民俗、技藝、戲劇、音樂等多個類別。
汨羅江是岳陽市的“母親河”,流域面積約占全市面積的三分之一,不僅地域廣闊,而且風景優美、歷史悠久、風情獨特,特別是文風蕩漾,是有名的“文化之江”“思想之江”,故被著名詩人余光中稱為“藍墨水的上游”。在全市各個級別的“非遺”名錄中,半數以上均出自汨羅江流域。自2021年開始,岳陽市檔案館牽頭,聯合汨羅江流域的平江縣、汨羅市、岳陽縣、湘陰縣和屈原管理區5個縣市區檔案館,啟動汨羅江流域檔案建設,全力推進“五個一”工作,即征集一批檔案,建好一個目錄庫,研究一批課題,辦好一個展覽,編輯一本專著。此次“非遺”展覽,就是“五個一”成果中最先和大家見面的成果。
文化傳承,檔案先行。余友安表示,后續還將以檔案為憑,深挖岳陽的名山、名水、名湖、名園、名屋場等文化資源,用檔案卷帙展陳家園風貌、展現故土風情、展示歷史遺存,彰顯岳陽歷史文化名城的厚重底蘊與蓬勃活力,為岳陽加快建設名副其實的省域副中心城市鑄魂賦能。
岳陽市檔案館還開展了集中捐贈和現場聘用檔案征集義務聯絡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