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內江市檔案館與重慶市渝北區檔案館簽訂《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合作協議》后,兩館迅速成立相應的協調機構,組建日常聯絡專班,明確了責任領導和承辦科室,建立溝通協作、館際互訪、業務交流等機制,積極推動兩館合作走向深入,取得實效。
一是檔案業務交流互學。兩館建立業務對口聯系交流機制,館長、分管領導、相關科室人員進行對口溝通。探索開展聯合外訓、合作辦班等培訓機制,互派干部交流學習,提升兩地檔案人員專業素養。搭建網絡交流平臺,建立內江渝北館際合作交流微信群,內江(含縣、市、區)、渝北兩地檔案館同志相互交流業務。截至目前,雙方開展館際互訪3次,組織學習考察2次,重點圍繞國家檔案局“檔案工作服務農村基層社會治理”試點工作進行互學互研,探討村級檔案管理模式,共同推進試點建設。
二是檔案文化產品互鑒。兩館精心篩選《歷史的記憶——檔案見證內江》、《內江檔案珍品選編》《民國江北縣地方法院回贖案例集萃》《烽火搖籃——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文獻資料選編》等9項優秀編研成果進行互贈、交流借鑒,有力推動兩地檔案文化交融互鑒。整合共享兩地館藏檔案資源開發成果,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相互交換展示,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歷史文化研究與宣傳。合力推進檔案文化產品開發,渝北籌建新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時,內江抽調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專家人才積極參與新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陳設計。內江在籌拍建黨100周年檔案獻禮《成渝鐵路建設中的內江貢獻》電視專題片中,渝北在素材收集和腳本修改上給予充分支持,集兩館之智,合力開發川渝特色檔案文化產品。目前,已完成腳本撰寫。
三是檔案利用服務互聯。為更好地服務川渝兩地群眾檔案利用,兩館專門簽署《民生檔案異地查檔跨館服務協議》,對異地查檔受理范圍、查檔方式、對口聯系機構、工作要求等進行逐一明確。設立檔案查詢利用專線,落實專人查詢辦理、暢通相互間科室人員QQ、微信、電話等通訊聯絡方式,對口聯系辦理查檔業務,為兩地群眾查檔帶來極大便利,減少群眾查檔兩地奔波,已為川渝兩地群眾異地查檔跨館服務11人次,得到群眾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