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洞頭區檔案館以規范村級“小微權力”運行為重點,對村級事務小微權力運行過程中所形成的文書檔案,以“權力項目化”“歸檔清單化”“保管期限化”的形式,進一步厘清村級小微權力邊界,助推村級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營造風清氣正的農村基層政治生態。
一是重調研厘清問題。分小組對5個鄉鎮(街道)、26個行政村開展為期2個月的實地走訪調研,收集問題3大類15個。召開專題分析會,針對現實存在問題尋求突破口,制定解決方案,同時向區紀委、區委組織部、區農業農村局、區民政局及鄉鎮(街道)公開征求“洞頭區村級小微權力清單歸檔范圍及保管期限表意見”,力求符合農村基層社會治理需求。
二是重制度厘清職責。制訂出臺《洞頭區村級小微權力清單歸檔范圍及保管期限表》,共涉及村級重大決策事項、村級采購事項(非工程物資、服務采購)、村級工程小微權力清單運行事項、村級財務管理事項等十一類大項,六十八類小項的村級小微權力清單歸檔范圍及保管期限表。明確管理職責。把農村小微權力檔案管理工作納入小微權力運行全過程管理,加強領導,確保運行過程中形成檔案的完整與安全。強化鄉鎮(街道)環節的監督管理職能,指導其加強對所管轄行政村的小微權力檔案管理工作。
三是重實操厘清規范。開展歸檔試點。截至目前,已開展5個鄉鎮街道試點,共涉及57個村居,其中24個村居已經順利完成村級小微權力清單歸檔,為村級權力規范有序運行提供了有益藍本。完善《村級檔案管理辦法》,制定既能保障農村基層社會治理工作規范運行,又能減輕基層干部群眾“過度留痕”負擔的文件材料歸檔基本目錄或清單。結合目前基層工作中出現的“過度留痕”、“痕跡主義”等現象,全面推廣“村檔鄉管”,利用數字化成果,建立專項數據庫,實現區、鄉、村三級信息共享,重復實體檔案只存一份,避免重復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