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檔案是社會各界在黨的領導下上下一心、團結抗疫的真實記錄,做好疫情防控檔案接收征集工作,對留存珍貴抗疫記憶、總結抗疫經驗,為今后科學決策提供詳實參考至關重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及相關文件要求,唐山市檔案館在前期指導規范整理的基礎上,對2020年度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形成的檔案進行依法接收,共接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包括市疫情防控辦及16個疫情防控組)檔案資料7800件進館,其中,文書檔案7760件、照片檔案40件。
疫情發生后,市檔案館第一時間指派專人24小時駐扎在市防控辦,及時收集、廣泛征集疫情防控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圖表、照片、錄音、錄像等各種形式的文件材料,做到邊收集、邊整理、邊利用,應歸盡歸、整理規范。同時,組織市防控辦和16個疫情防控組的牽頭單位開展檔案業務培訓,幫助新檔案人員快速上手;針對共性問題,定期開展指導;針對個別問題,保持微信、電話隨時遠程指導。
為確保接收工作順利開展,市檔案館采取工作前置的方法,提前打通工作堵點,主動聯系,預先溝通,細節提醒,隨時答復,督促限時,嚴格核檢,確保檔案接收質量。一是提前與各疫情防控組溝通,摸清接收檔案底數,合理安排分組,分批接收進館。二是制定下發《唐山市檔案館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檔案接收工作的函》,明確移交檔案的質量要求,規范檔案的交接程序,確定每個小組移交檔案的具體時間,為檔案移交接收工作提供了指導性、規范性依據。三是扎實做好移交檔案抽驗工作。按程序在正式接收前,對移交單位檔案進行抽檢。市檔案館克服時間緊、任務重、人員少、檔案資料形成渠道多、相對分散等難題,對抽檢發現的問題及時跟進,督促整改到位,確保移交進館檔案整理質量。四是加強處室協作,協調聯動做好檔案內部交接。接收征集處接收檔案進館完成清點,與移交單位辦理交接手續后,及時與信息技術處完成電子目錄交接,與管理利用處完成檔案實體和紙制目錄交接,實現檔案接收工作閉環管理。
專題檔案的整理和接收標準與常規檔案接收有所不同,在接收工作完成后,市檔案館吸取各移交單位的意見建議,及時反思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下一步,市檔案館將繼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常態化疫情防控相關工作需要,持續做好疫情防控檔案接收利用工作,讓偉大抗疫精神更加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