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檔案館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抓手,按照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把黨史學習成果轉化為暖民心、解民憂的實際行動。
市檔案館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及“作風建設年”“我為群眾辦實事”“學黨史、轉作風、辦實事”等民生實事工程,全面安排部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制定時間表、路線圖和工作臺賬,確保為群眾辦實事工作落實到位。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中心組學習的重中之重,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各領域各方面工作的重要論述,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截至目前,市檔案館共組織各種集中學習研討35次,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理解把握。
突出發揮長春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黨史學習教育的陣地作用。一是加強黨史資料的征集工作。6月9日,市檔案館舉辦檔案捐贈儀式。中共長春特別市委第一任市委書記申東黎后人,吉林省委原常委、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趙天野后人,原中共長春市委書記處書記、市政協原主席李一平后人捐贈百件反映長春黨史、革命歷史的檔案資料。二是用心用情講好紅色故事。市檔案館深度挖掘館藏紅色資源,提煉黨史精神力量,精心打造我市黨史學習教育工作安排的重要項目“征途漫漫 惟有奮斗——中國共產黨在長春檔案史料展”等。展覽于6月22日正式開展。選取與長春黨史相關的222件館藏檔案資料,按照長春紅色歷史脈絡,通過“星火燎原”“救亡圖存”“殊死較量”“名城光復”“當家作主”“奮發圖強”6個部分,展示中國共產黨在長春建立及中國共產黨人經過殊死較量解放長春的波瀾壯闊的革命史和驚天動地的建設史。還推出“篳路藍縷砥礪行——館藏中國共產黨黨史資料特展”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紅色檔案文獻特展”兩個專題展覽。
市檔案館全面推行“黨建+”工作模式,結合工作職能和特點,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一是以真情促實干。市檔案館研究推出多項便民利民的查檔服務舉措。除傳統的來館查詢外,開展電話預約查詢、信函查詢、委托查詢、遠程共享查詢等。還根據利用者需要,開展了檔案彩色掃描、制作仿真件、刻錄光盤等業務。在全市11個綜合檔案館中率先實現“本地查檔、異地開具證明”,還不斷深化民生檔案遠程利用共享機制,目前,已經與濟南、福州、杭州、北京海淀區等13個城市建立了異地查檔出證服務合作,從實際切實解決了百姓異地查檔的最迫切需求。二是以實干暖民心。依托市檔案館6個志愿服務隊,針對性破解群眾難題。鄉村振興服務隊持續開展駐村幫扶,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通過指導村兩委換屆,實施疫情防控措施,洽談引資項目,讓紅色文化走進鄉村等實際行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助企興企服務隊及時將興企、助企政策送進企業。社區公益服務隊完成精準對接6戶15人城市扶貧社區困難群眾,節前入戶送去慰問品、慰問金等,兩戶貧困戶分別送來錦旗表示感謝。疫情防控服務隊毫不松懈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檔案展覽講解隊已為58家單位1378人提供優質講解服務。民生檔案服務隊配合各單位出版書籍、舉辦展覽等工作需求,圍繞廣大人民群眾辦理孩子入托、入學,補辦個人檔案、辦理社保、房改、醫保、調轉、職稱評聘等民生需求提供檔案服務。三是以關愛惠民生。完成院東側空地的綠化美化工程。建成后的口袋公園,集文化展示、園林綠化、休閑漫步等功能,改變了往日臟、亂現象,營造了溫馨、舒適的外部環境。四是以真心換真情。市檔案館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動,營造安全穩定環境,完成車棚安裝工作,便于院內住戶存放電動自行車,這些實實在在的行動贏得了百姓點贊。
自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來,市檔案館全體黨員干部走出機關,走進企業、走進鄉村、走進社區,用實際行動促進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努力以黨和人民滿意的新擔當新作為新業績,為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貢獻檔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