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最大限度地將深藏于民間的紅色檔案、僑批等珍貴特色檔案征集進館,以便進行專業保管保護和開發利用,南安市檔案館創新性地運用基層社會治理網格化管理模式開展特色檔案征集,先后征集到僑批檔案287件、紅色檔案35件,征集成效明顯。一是開發檔案征集功能模塊。社會網格化管理具有扁平、高效、快捷的特點,南安全域共劃分為3369個單元網格,融入網格化管理有助于提升檔案征集的精準度和覆蓋面。經項目申請和溝通協調,南安市將特色檔案征集作為難點事件入格運行,并在智慧管理平臺、“南安網格E通”手機APP上開設“檔案征集”功能模塊,將網格員、特色檔案保管者和檔案館征集人員整合到“同一辦公桌”上,特色檔案征集實現“點對點”直達對接。二是優化檔案征集工作流程。經過多次實戰演練和反復打磨,優化了“采集、上報、核實、處置、反饋”的閉環工作流程,編制了針對性“口袋式”操作手冊,明確了一線網格員和檔案館征集人員的具體職責和工作流程,實現特色檔案征集的規范化、模式化。三是建立配套激勵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檔案價值鑒定和捐贈獎勵制度,邀請黨史、僑批等專家深度參與檔案價值鑒定,確保檔案資料真實、完整和有效。將網格員同步納入征集獎勵對象,先后給7名檔案捐贈者、5名網格員發放獎金11135元,網格員參與特色檔案征集更加積極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