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市檔案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讓歷史說話,用史實發言”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檔案姓黨”政治要求,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找準檔案工作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結合點、交匯點,主動融入,用好用活檔案資源,講好黨的百年故事,用檔案見證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唱響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時代主旋律。
一是整合資源,做實“初心課堂”。在全市濃厚的黨性教育氛圍中,積極用好用活館藏紅色檔案資源,創新載體陣地建設,使全市黨史學習教育有地方特色、走心又走新。檔案館“名賢名人檔案文獻展”作為全市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社科普及基地,宣揚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的共產黨人價值觀,增強黨員干部的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全年累計接待參觀3218人次,營造了濃厚的理論宣教氛圍。啟動“紅色印記”項目,開展“紅色檔案”“紅色故事”征集活動,收集各類入黨文書、紅色家書、紅色傳家寶之類的檔案,共累計征集紅色檔案資料、故事384件。并深入挖掘背后故事,開展紅色故事宣講,傳遞紅色力量。
二是深化建設,做優“先鋒課堂”。開展“黨建引領+鄉賢建檔”書記項目和“暖心營商 檔案惠企”“大檔案 心服務”等黨建品牌創建活動,館領導帶頭走入基層,開展理論黨課、教育培訓“三進”活動(進農村、社區、企業),用黨建推動業務,用業務促進黨建,在黨建與業務的新融合中取得新成效,為基層送去精神食糧和業務標準。
三是共建共融,做亮“線上課堂”。組織拍攝《尋名人足跡 逐時代夢想》《信仰的力量》《以螢火之光點亮黑暗》《我與港城共生長》等教育視頻,激發張家港人愛黨愛家鄉的情懷,讓黨史課堂、理論普及“飛入尋常百姓家”。在“文明張家港”上打造“百姓指尖上的家庭檔案館”,在全省首創建立“線上家庭檔案館”,并將其打造為群眾文化展示的窗口、交流的平臺、資源的寶庫、教育的課堂,讓檔案成為傳承家風、傳播文明的有效載體。
四是引景入學,做深“宣教課堂”。引導各鎮村用好用活紅色檔案資源,與紅堡黨建、文明實踐陣地聯建的“兩相聯”的原則,建成永聯村村史館、金村黨支部紀念館等30余個黨史村史陳列室、展覽館等。楊舍鎮棋桿村的暨陽清風文化館、金港鎮山北村的鄉賢館等,因其內容豐富、地方特色濃郁,成為全市學黨史、聽黨課、敬英烈,接受黨性和廉政教育的先峰陣地。立足多形式的鄉村檔案記錄,開發一批有影響力、有深度的基層檔案文化項目和文化產品,編制《港城記憶影像叢書》、鄉音探究著作《張家港方言》《遠去的沙上村莊》等形象生動、群眾喜聞樂見的基層文化產品,使之成為基層群眾留住鄉愁、喚醒鄉魂、共享鄉情的人文社科“大餐”。依托新時代文明服務站點,為群眾提供“點單式”檔案服務項目,推動檔案文化進基層、進社區。其中“紅色印跡”“檔案·憶鄉愁”等專題展覽、“檔案在你身邊”“先鋒力量光影留痕”等主題活動,“回望沙洲史系列巡講”“行進的沙上大課堂”等理論宣講,深受基層歡迎,為老百姓送去了身邊的地情文化盛宴。
五是講好故事,做活“身邊課堂”。圍繞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將家庭檔案宣傳與深挖文明內涵相結合,開展“檔案在我家,文明傳萬家”理論宣講活動,用群眾語言,采用“小角度”講清“大道理”,用“身邊事”講實“硬道理”。講好檔案里的“紅色”故事。挖掘身邊的紅色資源,聚焦“光榮在黨50年”老黨員及老干部、老戰士、老模范、老專家代表,引領建立紅色家庭檔案風尚。圍繞立體呈現共產黨人的革命信仰與道德風貌,組織評選港城“最美紅色家庭檔案”,舉辦紅色檔案展示會、檔案里的紅色故事匯等,展示紅色檔案成果,以新媒體專欄、直播互動訪談等形式進行集中宣傳,引導共同感悟“信仰”“初心”真義,讓紅色“傳家寶”從“小家”走向“大家”, 使紅色記憶成為社會的共同傳承。
講好檔案里的“先進”故事。開展“逆行者 我守護”留存英雄抗疫史建檔宣教活動。為43戶援鄂醫護人員建立家庭檔案,反映打贏疫情防控戰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堅強意志;開展“尋鄉賢 望鄉愁”激活鄉風文明帶建檔宣教活動。為全市200多名鄉賢建檔,重點收集整理其優秀事跡以及反映他們愛國愛鄉、愛崗敬業、崇德向善的檔案資料,以鄉賢引領鄉風,塑造民風。以普通農民為建檔群體,通過檔案“進村入戶”,收錄保存鄉村特有的物品,傳遞文明鄉風,使鄉村記憶更豐滿、更鮮活;開展“學榜樣 我傳播”注滿好人能量格活動。圍繞“十佳好人”“道德模范”等開展家庭建檔工作,以先進群體的身邊事為素材,通過“小故事”講好“大道理”,在全市上下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會風尚。講好檔案里的“成長”故事。繼續開展未成人建檔宣教活動,目前全市共建立成長檔案1萬余戶。結合建檔工作開展,進行家風家訓傳承、提升道德修養、提倡善行義舉等有關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設方面宣講。未成年人成長檔案參展江蘇省第二屆“童話里的世界”展演活動;“種下時間膠囊 留住青春夢想”項目入選江蘇省暨蘇州市“四儀”教育示范活動。講好檔案里的“小康”故事。“在‘記憶’中彰顯奮斗本色”,開展“家庭檔案里的‘小康故事’”系列征集活動,共收到征文、短視頻以及實物檔案共計550件;開設“檔案見證幸福路 同心共圓小康夢”展覽,并編制《家庭檔案里的小康故事》圖冊,拍攝《家庭檔案——我們共同的記憶》《遇見時光——家庭檔案里的小康記憶》等視頻,開展“講一講”“曬一曬”“我家的小康記憶”等活動,通過小故事、小切口,記錄和唱響一個個“家庭檔案里的小康故事”,匯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歷程的珍貴記憶,引導人民群眾進一步深刻認識我們黨先進的政治屬性,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偉業之中,凝聚新時代團結奮進的群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