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紅色檔案資源資政育人作用,獻禮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近日,廣東省珠海市檔案館深入挖掘紅色檔案資源,以“珠海紅色印記”為主題,編撰了《致敬珠海紅色人物》《珠海革命遺址通覽》《珠海紅色檔案概覽》《珠海紅色資源開發利用策略分析》四期檔案資政參考,用好用活紅色檔案資源,助力黨史學習教育。
摸清紅色資源家底 為黨史學習教育提供鮮活教材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環山之水,必有其源。在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之際,中共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珠海市檔案館將初心和使命鐫刻于心,主動思考,積極謀劃,爭取珠海市、區兩級博物館、圖書館、史志部門以及各區檔案館等部門的支持,力求摸清全市紅色資源家底,深入挖掘珠海本地的紅色檔案資源,為全市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生動鮮活的紅色教材。
珠海市檔案館編撰的“珠海紅色印記”系列檔案資政參考,從珠海紅色人物、珠海革命遺址、珠海紅色檔案三方面著手,盤點珠海本地紅色資源。《紅色印記——致敬珠海紅色人物》收集了200多個珠海紅色人物,其中詳細記錄了“珠海紅色三杰”蘇兆征、楊匏安、林偉民,中國人民海軍戰斗英雄林文虎,珠海第一個中共黨支部小濠涌黨支部書記鄺任生,高唱《國際歌》英勇就義的“鐵流十二勇士”等49個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的感人事跡。《紅色印記——珠海革命遺址通覽》羅列了珠海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英勇斗爭留下的革命遺址,以及新中國成立后興建的涉及黨史的各類紀念館、展覽館等紀念設施,講述了鳳凰山區政務委員會籌建處舊址、南屏抗日先鋒隊指揮部舊址、萬山群島戰役指揮部舊址、鳳凰山武工隊戰斗遺址等63處革命遺址背后驚天動地的斗爭故事。《紅色印記——珠海紅色檔案概覽》概述了珠海紅色檔案分布情況和開發利用現狀,著重介紹了首版楊匏安著《西洋史要》 、楊匏安手跡《寄小梅》詩稿、楊匏安烈士用過的煙斗、蘇兆征遺囑、萬山海戰日記、香洲革命新編團檔案、中山縣第六區上柵鄉農民自衛軍軍旗等7件珍貴檔案,重現了檔案背后記錄的崢嶸歲月和激蕩人心的風云傳奇。珠海市檔案館通過梳理珠海紅色資源,助力黨史學習教育,為豐富珠海本土紅色文化,增強廣大干部群眾在學習過程中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鳴,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弘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延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提供了鮮活素材。
發揮資政作用 為紅色資源開發建言獻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驗得以總結,規律得以認識,歷史得以延續,各項事業得以發展,都離不開檔案。”紅色檔案資源中所彰顯的紅色精神,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強大精神力量,是激勵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勇往直前、不懈奮斗的磅礴動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必須用好用足用活紅色檔案資源,從中總結歷史經驗、認識歷史規律、“掌握歷史前進的主動權”、讀懂百年大黨的成功之道。
珠海市檔案館積極利用檔案部門的專業優勢,充分發揮檔案資政育人的積極作用,就用好用活珠海紅色資源建言獻策,為全市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貢獻智慧和力量。“珠海紅色印記”第四期《以史為鑒守初心 放眼未來擔使命——珠海紅色資源開發利用策略分析》在前期廣泛查閱檔案與文獻資料、實地走訪、發函調研的基礎上,全面分析珠海紅色檔案資源開發利用基本現狀,深入探討珠海紅色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從整合全市紅色資源、加強紅色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深入挖掘紅色資源精神內涵等方面,有的放矢地提出多項具體措施,推動進一步豐富紅色資源、保護紅色資源、開發利用紅色資源,讓紅色資源從史料中“走”出來、“活”起來,引導黨員干部學好百年黨史、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充分發揮檔案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積極服務全市黨史學習教育,為推近珠海“二次創業”、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凝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