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于1984年自云和縣分立建縣,1987年設立縣檔案館,并搬回存放云和縣三年之久的1912年—1949年期間形成的景寧民國檔案。當時已挑選并修復部分民國檔案,但仍有大批量檔案因歷史及客觀原因尚未完成整理及修復。針對該情況,縣檔案館近年來著力開展景寧民國檔案的搶救與開發。
一是搶救修復民國檔案。縣檔案館分別于2016年及2018年聘請浙江大學歷史系研究團隊對館內現存大約5000卷尚未整理修復的民國檔案進行梳理與評估,經浙大教授初步鑒定,認為該批檔案主要包含軍事、行政、教育與司法等內容,有著較高的學術價值及社會價值。為此,縣檔案館在省檔案部門的重點項目資金支持下,自2019至2020年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外包方式完成館藏14多萬頁民國檔案修復。二是國家重點檔案目錄編目。縣檔案館自“十三五”期間啟動館藏民國檔案編目,目前已全部完成包括黨政、司法、軍事、教育等類目的民國檔案編目共5672卷,并同步完成數字化工作。三是開發編輯《北洋檔案匯編》。縣檔案館與浙江大學合作,梳理館藏北洋檔案目錄,對北洋時期民國檔案作進一步挖掘與開發,至今已編印黨政類、司法類及教育類3冊《北洋檔案匯編》。
今年,縣檔案館繼續投入資金開展修復,并計劃做好修復檔案的整理分類,邀請相關專家作深入的研究開發,進一步挖掘該批檔案的學術價值及利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