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拉薩市政協珍藏古籍暨實物檔案移交儀式在拉薩市檔案館舉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亞松出席交接儀式并講話。市政協副主席拉巴頓珠、市政協秘書長鄒玉明、區檔案館副館長仁青丹增、區檔案局法宣處處長黃文霞出席,市委副秘書長晁祥利主持儀式,市政協、市檔案局、市檔案館、城建檔案館相關單位40余名干部職工參加,并集體參觀了市檔案館古籍特藏陳列室。
為了更好地做好文物保護和檔案的開發利用工作,市政協決定將多年來珍藏的藏文古籍和部分實物檔案移交拉薩市檔案館收藏,移交的珍藏古籍共有130函(其中國家級珍貴古籍42函),移交的實物檔案包括1幅猛虎圖、1口藏式大水缸、1個古老德國鐘擺等。130卷古籍檔案,既是珍貴的歷史文獻也具有很高的藏學研究價值,最早的古籍形成于公元八世紀,為研究西藏地方與中央的隸屬關系提供了原始資料。同時,將進一步規范古籍實物檔案管理,保障文物安全,有效發揮文物自身應有的價值。
移交儀式上,市政協文史委主任益西西繞介紹了移交古籍檔案的基本情況,市檔案館長桑榮瑞作了表態發言,雙方舉行了古籍檔案交接簽字儀式,市檔案館向市政協文史委贈送了古籍檔案收藏證書和實物檔案收藏證書。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亞松對古籍檔案移交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檔案移交程序規范,管理到位,陳列有序,并對檔案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堅持檔案的政治屬性。牢記“檔案工作姓黨”的政治屬性,堅持黨對檔案事業的全面領導,以黨的政治建設引領檔案事業發展。二是推動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市檔案館要深刻領會市政協對檔案工作的關心厚愛,強化安全措施,完善規章制度,穩步實施檔案信息化建設和開發利用。三是發揮檔案的宣傳教育功能。檔案館要用活檔案資源,把檔案資源中蘊含的有價值的信息提煉出來,發揮好檔案的宣傳教育功能,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周年和西藏自治區成立70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