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垣曲縣檔案館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堅持學黨史與悟思想融會貫通、辦實事與開新局同向發力,忠誠履行“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職責,切實發揮檔案工作“記錄歷史、傳承文明、服務社會、造福人民”的特殊作用。
五一前夕,四川省都江堰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專程來垣尋找烈士干希宇的革命足跡。垣曲縣檔案館高度重視、積極配合,與垣曲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垣曲縣黨史研究室、尋訪組一行人召開座談會,協商尋找烈士干希宇革命足跡具體事宜。
干希宇是中共都江堰首任縣委書記,1896年6月出生,于1939年底以尋找妹妹干玉梅(平陸縣犧盟會特派員,平陸縣黨史辦有記載)為由與原晉豫特委宣傳部長李哲人(后任中條地委書記)取得聯系,在晉東南軍糧運輸處垣曲縣同善鎮站民夫第四大隊任隊長(國民黨)。在任民夫站隊長期間,干希宇同志以共產黨員身份多次給八路軍送情報,開展掩護護送八路軍等工作,曾在現歷山鎮近圣村北垛十八兵站長時間入駐八路軍(總部在原垣曲縣古城鎮關家村,現被黃河淹沒)。1940年11月,其共產黨身份暴露,被閻錫山軍閥政府逮捕并殺害。因其到山西參加革命時共產黨身份沒有公開,其犧牲和埋葬地點均無資料記載。
每一位烈士的姓名,都應該被銘記;每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都展現了革命先輩們英勇無畏的犧牲,都應該被重溫。通過在檔案館查閱資料,縣黨史辦多方論證,對干希字烈士犧牲當時的情況挖掘出了重要信息,“干希宇犧牲的地方應為垣曲縣古城鎮一帶”,為尋找干希宇烈士足跡提供了重要參考。
下一步,垣曲縣檔案館將切實把黨史學習成果轉化為“為民辦實事、解難事”的實際行動,進一步查民情、訪民意,找到辦實事的切入點;建立工作清單,進行臺賬式、銷號式管理;組織志愿活動,變“回應訴求”為“上門服務”,不斷在為民排憂解難中踐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