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2019中文大全,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入口,国产日韩91,V片免费看

· 國家檔案局主管· 中國檔案雜志社主辦1951年創刊歡迎來到中國檔案網 !2025年08月20日    星期三

各地動態

宜城市檔案館校注注評《宜城縣志》

作者:湖北省宜城市檔案館 何國慶 來源:中國檔案網 發表時間:2021-02-02 分享到:

檔案工作既要存歷史,更要謀大局,古籍整理、修復、校勘都是檔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弘揚地方文化,期冀古為今用的重要工作。

近年來,湖北省宜城市檔案館加強檔案收集工作,在散佚四海的古籍中覓得嘉靖、康熙、同治、光緒《宜城縣志》刻本。嘉靖志是迄今宜城覓得的宜城存世最早的縣志。嘉靖志存世文字雖然不多,但其史料價值卻很大。如《城池》篇的記載對我們研究宜城城建史大有裨益,使我們確知宜城故城、故宜城、大堤城之所在。衡陽王朱寵淹的《筑城記》、舉人郭豸左的《拓城記》更是明代宜城城市建設的直接記載。《陂堰》篇所載宋從義郎王鎮的《武安堰記》補充了對木渠的歷史考證,何文淵的《重修武安靈溪二堰記》加深了我們對元時長渠修渠情況的了解。

對舊志有興趣的讀者多,能堅持通讀的讀者少,能比較利用的就更少了。讀好用好舊志,校注整理重排出版必不可少。校注是編輯加工古籍便于閱讀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古舊方志的校勘整理,在傳承歷史、延續文脈、資治當下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對宜城存史最早的正德九年初修、嘉靖三十三年續補重刻的《宜城縣志》進行校注注評,新編索引,將進一步深化對古舊縣志的開發利用,也必將在傳播優秀歷史文化,彰顯楚都深厚底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點注工作已完成,定名《宜城縣志注》,不久將與讀者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