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重慶市武隆區檔案局貫徹落實國家和重慶市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認真組織實施武隆區檔案事業“十三五”發展思路及目標,堅持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民生的宗旨,著力推進檔案“三大體系”和“五位一體”功能建設,以科學化、信息化、規范化的檔案管理為核心,以安全、便捷、惠民的檔案利用為導向,全區“十三五”檔案事業取得長足發展。
一是以數字檔案館建設為目標,檔案管理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按照國家和重慶市信息化建設要求,配置完善數字檔案館所需的軟硬件,積極實施館藏存量檔案數字化、增量檔案電子化,探索開展電子檔案的接收和保管,優先建立文件級目錄數據庫,創新建成檔案共享服務中心,利用“互聯網+”實現土地、林權等涉及民生的檔案資源信息共享,基本建成適應全區數字檔案管理需要的網絡平臺。
二是以整合檔案資源為重點,檔案資源體系全面完善。指導全區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完成文件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表的修訂,全面規范各單位文書、會計、專業、重大活動、特殊載體等不同門類不同載體的檔案收集、整理、保管工作,依法完成本行政區內應進館全部檔案的接收。整合城建、國土、社保、教育、民政等專業檔案的案卷級和文件級目錄實現資源共享,采取征集、接收捐贈、寄存、代保管等方式,館藏檔案資源得到進一步豐富。
三是以提升服務能力為核心,檔案利用體系全面完善。強化館藏檔案的鑒定開放工作,完善館藏檔案、規范性文件、電子文件的機檢目錄,檔案利用的查準率、查全率得到進一步提高。通過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網絡、新媒體等平臺開展檔案的利用和宣傳,通過挖掘館藏檔案資源編輯史實資料,充分發揮檔案資政存史、服務群眾的獨特作用,檔案利用體系建設日趨完善。
四是以規范館室建設為基礎,檔案安全體系全面完善。牢固樹立檔案安全防范底線,館(室)全面建立健全檔案收集、利用、安全管理等制度和檔案管理安全應急預案。區檔案館對消防監控系統、溫濕度監測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實行定期對消防、安保設施設備的維護和檢查,開展館藏重要檔案和數字數據異地異質備份保管,確保檔案實體及數據的安全;各鄉鎮、部門按照《重慶市機關檔案工作業務建設規范》,檔案室的基礎設施設備明顯改善,并落實專(兼)職檔案工作人員和保密措施,進一步筑牢全區檔案安全體系建設,實現“十三五”期間全區檔案零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