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2019中文大全,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入口,国产日韩91,V片免费看

· 國家檔案局主管· 中國檔案雜志社主辦1951年創刊歡迎來到中國檔案網 !2025年08月20日    星期三

中國共產黨成立時期檔案

第二集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作者:國家檔案局中央檔案館 來源:國家檔案局網站 發表時間:2021-01-29 分享到:

俄國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開來,中國思想界真正出現了社會主義思潮。

1918年開始,倡導新文化運動的《新青年》、《每周評論》、《晨鐘》等紛紛刊登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文章,討論馬克思主義和十月革命問題,對于傳播馬克思主義起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當時的北京、長沙、上海、天津、廣州、武漢等地成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地區,匯集了一批進步團體和進步刊物。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蔡和森、周恩來等紛紛組織進步社團,經常進行新思想的研究和討論,出版刊物,進行宣傳工作。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準備。


1.《新青年》雜志成為當時馬克思主義宣傳的重要陣地。圖為《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創刊號(當時名為《青年雜志》,后改名為《新青年》)。.jpg

1. 《新青年》雜志成為當時馬克思主義宣傳的重要陣地。

圖為《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創刊號(當時名為《青年雜志》,后改名為《新青年》)。


2.《新青年》創辦者陳獨秀。.jpg

2.《新青年》創辦者陳獨秀。


3.1919年《新青年》第6卷第5號編成《馬克思研究》專號,發表了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文章。.jpg

3. 1919年《新青年》第6卷第5號編成《馬克思研究》專號,發表了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文章。


4.《新青年》第6卷第5號上,魯迅以唐俟為筆名發表《來了》一文,抨擊北洋政府防止革命思想的傳播。.jpg

4.《新青年》第6卷第5號上,魯迅以唐俟為筆名發表《來了》一文,抨擊北洋政府防止革命思想的傳播。


5.1918年12月,李大釗、陳獨秀創辦了《每周評論》,及時反映和評論國內外大事,引導人們關心時政。圖為《每周評論》第一號。.jpg

5. 1918年12月,李大釗、陳獨秀創辦了《每周評論》,及時反映和評論國內外大事,引導人們關心時政。

圖為《每周評論》第一號。


6.1919年4月6日,《每周評論》上刊登著《共產黨宣言》(摘譯)。.jpg

6. 1919年4月6日,《每周評論》上刊登著《共產黨宣言》(摘譯)。


7.1916年8月,李大釗(前排左五)任晨鐘報主編時與編輯部同仁在中山公園合影。.jpg

7. 1916年8月,李大釗(前排左五)任晨鐘報主編時與編輯部同仁在中山公園合影。


8.1919年3月5日,李大釗在《晨鐘》上發表《新舊思潮之激戰》一文,宣傳新思潮。.jpg

8. 1919年3月5日,李大釗在《晨鐘》上發表《新舊思潮之激戰》一文,宣傳新思潮。


9.1919年11月16日,新民學會部分會員合影,后排左四為毛澤東。.jpg

9. 1919年11月16日,新民學會部分會員合影,后排左四為毛澤東。


10.1919年9月16日,周恩來等在天津成立了覺悟社,周恩來主編社刊《覺悟》。此為覺悟社部分成員合影,后排右一為周恩來,前排右三為鄧穎超。.jpg

10. 1919年9月16日,周恩來等在天津成立了覺悟社,周恩來主編社刊《覺悟》。

此為覺悟社部分成員合影,后排右一為周恩來,前排右三為鄧穎超。


11-1.1920年10月12日陳獨秀就胡適投稿《新青年》及養病等事給胡適的回信。.jpg

11-1. 1920年10月12日陳獨秀就胡適投稿《新青年》及養病等事給胡適的回信。


11-2.1920年10月12日陳獨秀就胡適投稿《新青年》及養病等事給胡適的回信。.jpg

11-2. 1920年10月12日陳獨秀就胡適投稿《新青年》及養病等事給胡適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