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只是一紙薄薄檔案,卻與每個人生活息息相關。”檔案正成為人們解決難題、追尋往事、留存記憶的一個重要窗口和得力幫手。
2020年前往山西省晉中市祁縣檔案館查閱檔案資料的有560余人;查閱檔案史政資料3600余次;檔案館民生檔案利用率一直呈現走高態勢。為進一步發揮檔案在服務經濟轉型升級、保障改善民生中的作用,縣檔案館以查檔為載體,深入挖掘檔案資源,不斷拓展檔案服務領域,努力打造檔案民生服務第一道平臺。
從近些年縣檔案館檔案利用情況分析結果來看,檔案利用目的除用于編史修志、學術研究、為各部門工作作參考外,占據最大比重的是為落實政策、享受福利待遇、生活補助等提供檔案證明。從檔案利用類別看,民生檔案利用率在50%以上。查檔者通過查閱知青檔案、報到證檔案、介紹信、工資單等,用于獨生子女申領補貼、辦理退休計算工齡、證明學歷等。在民生檔案遠程利用平臺上,計算工齡的利用率居高不下,占總利用率的83.26%。
通過檔案利用數據分析,看到市民檔案意識越來越強,他們日益成為檔案利用的主角,通過利用檔案來落實解決相關事宜也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為了提高查檔“命中率”,縣檔案館加快館藏檔案數字化進程,正在建立涵蓋全部館藏的目錄數據庫,并不斷優化條目的科學性。
2020年,祁縣檔案館被評為“年度考核優秀等次檔案館”。檔案的價值在于利用,而優質高效的利用必須以豐富的檔案資源為保障。縣檔案館把農村資源建設作為重點,打好檔案收集,加大民生檔案接收力度,重點做好“一戶一檔”等檔案亮點工作,人人有故事,家家有本“經”。家庭檔案是一筆無形資產,也是“藏”于民間的民生檔案。至今,已有數百戶家庭接受了較為專業的家庭建檔指導,并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家庭檔案示范戶。同時,為強化檔案征集,縣檔案館2021年將精心實施以城市記憶為主體內容的“祁縣記憶”工程。檔案文化,是人類文化的寶貴儲存,一滴水能反射出太陽的光輝,一個小物件能折射出時代的烙印。縣檔案館主動收集、廣泛征集,將反映祁縣歷史變遷、人文地理、民俗風情、城市記憶、美麗鄉村等接收進館,在地方特色檔案資源的整合、保護中保留共同的歷史文化記憶。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檔案進館,將成為研究祁縣本土歷史、民俗學、人口學、社會和經濟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獻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