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寧縣檔案局館以“記錄民生、保障民生、服務民生”為指導方針,不斷豐富館藏檔案信息資源,整合各類民生檔案資源,致力于為改善民生和加強社會建設服務。
一是大力夯實民生檔案的資源基礎。伊局館進一步修訂檔案接收進館的范圍,將涉民單位和部門的各類檔案作為接收的重點,把與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檔案納入接收進館的范圍,并進一步做好婚姻檔案、優撫檔案、抗震安居檔案、重大活動(農牧民勞動力大培訓)檔案等重要民生檔案的收集、管理、利用工作,進一步推動社區建檔、家庭建檔。截至目前,接收進館的優撫檔案1960—2009年2052件;民辦、代課、合同教師檔案1957—2006年941卷;婚姻檔案1981—2005年2514卷;知青檔案1969—1986年51卷。
??? 二是推出方便快捷的便民舉措。縣檔案局根據廣大檔案查閱利用者的需要,通過研究,深入挖掘檔案資源,編輯出版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檔案文化精品。截至目前,檔案局編研了《伊寧縣歷屆人民代表大會簡介》(1954—1987)、《伊寧縣有關第二輪延長土地承包工作的文件匯編》(1998)、《關于調整行政規模文件匯編》(1953—2004)、《關于土地、草場、房地產文件匯編》(1972—2006)、《關于新建各類樓房選址的文件匯編》(1997—2006)、《中共伊寧縣委工作會議〈報告〉匯編》(上冊2001——2005;下冊2006——2010)、《伊寧縣第四、五批江蘇援疆干部資料匯編(一)》(2009)、《伊寧縣第六、七批江蘇援疆干部資料匯編(二)》(2014),提供給群眾查閱利用。
三是全力打造服務民生的平臺體系。伊寧縣檔案局在搭建服務平臺上主動作為,于原有的現行文件中心查閱的基礎上,在伊寧縣人民政府公眾信息網站鏈接檔案局網頁,實現部分開放檔案目錄的網上查詢服務,對各版塊內容及時更新不斷充實。2014年,共接待社會各界檔案利用者920人次,查閱檔案2315卷次、370件次,復印相關資料3775頁,為查閱人員提供政策性文件、兩個農場三個牧場的自然增長勞動力憑證、破產企業職工工資表、學生報到證、干部介紹信存根、工資介紹信存根、結婚證等各種原始憑證,幫助廣大群眾解決了與自身利益息息相關的一些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