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天津市檔案館開展“抗疫故事”主題宣講活動,天津首批支援湖北醫療救助隊聯絡員、市衛生健康委趙寶偉受邀講述自己馳援武漢參與抗疫戰斗的經歷,并代表市衛生健康委向市檔案館捐贈抗疫實物檔案。市檔案館黨委書記、館長閻峰出席并講話,副館長吳愛民、荊浩、于全太,二級巡視員于學蘊出席,人事處處長宋志艷主持,近百名黨員干部職工代表參加。
趙寶偉首先代表市衛生健康委向市檔案館捐贈抗疫實物檔案,市檔案館接收征集部主任鄒積浩代表市檔案館接受捐贈,并向捐贈方頒發證書。這批實物檔案共15個種類26件,包括支援武漢天津醫療救治隊隊旗、橫幅、隊衣和武漢江岸方艙醫院48位病人贈與天津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錦旗及相關防疫物品等,是天津援鄂醫療隊勇士們聽從組織召喚、戰勝疫情狂魔、創造生命奇跡的實物見證,也是全市上下萬眾一心、共同抗疫的歷史見證。
捐贈儀式后,趙寶偉為市檔案館干部職工作了題為“白衣執甲,決戰荊楚”的主題宣講,從“越是艱難越向前”“倒逼出的天津模式”“我們是鐵軍”“黨旗在陣地高高飄揚”“揮淚告別武漢,凱旋”五個方面,結合視頻、照片等珍貴影像資料,講述了自己第一時間奔赴武漢參與抗疫戰斗的親身經歷和真切感受,分享了天津醫療救助隊勇沖一線、無私無畏、用生命守護生命的動人故事,展現了醫護人員的敬業精神和志愿者們的奉獻精神,彰顯了醫者仁心的天津擔當。
閻峰要求,全館人員要把更多反映這場偉大斗爭的文字、圖表、聲像、實物、數據接收進館,全景反映、全程記錄、全面收存這段歷史,為英雄記功,為時代留聲,為城市留下寶貴記憶。同時,挖掘、研究其中所蘊含的精神文化內涵,發揮其應有的社會價值和歷史價值,通過各種形式講好天津故事、講好英雄故事,用抗疫斗爭鮮活教材,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勵全市人民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為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