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銅川市檔案局在王益區召開了全市推廣“村莊記憶”現場會,交流經驗,現場參觀,安排部署,以期積極有效地推動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村莊記憶”工作。
會上王益區檔案局介紹了兩年來“村莊記憶”建檔工作經驗。隨著城鎮化進程及工業園區建設的不斷推進,撤鄉并村步伐在加快,村組數量在銳減,村莊的的風貌格局在變化。面對日益消退變化的村莊歷史,王益區檔案局敏銳地謀劃啟動開展了“村莊記憶”建檔活動,于2015年9月下發了《關于開展“村莊記憶”檔案搶救保護建檔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鄉鎮、涉農街辦確定專人負責“村莊記憶”檔案建檔工作,積極督促各行政村按照規定內容做好各行政村"村莊記憶”檔案收集整理,確定專人負責資料的收集及協調配合攝影錄像工作。同時委托專業攝影師開展村莊全貌、民居、鄉村民俗、農耕文化、民間技藝及藝人、文化娛樂、古樹名木、文化遺址、鄉村名人等“村莊記憶”照片拍攝工作。共拍攝了13000余張照片,收集了39個村的村情簡介,先后征集到黃堡鎮新村乾隆、道光、同治、光緒和民國年間地契檔案,征集相關反映鄉村生活的各類檔案資料。經整理,共計歸檔214冊。與此同時,他們還委托專業公司對所有村莊進行了視頻錄像,以期完整保留各村組視頻資料,還組織開展了“方言語音”建檔工作,制作了王益本地方言音視頻。
會議指出各區縣要根據自身傳統文化資源的實際,重點從四個方面來做好這項工作:一是收集、征集、整理好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聲像和實物檔案。具體內容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生態、歷史建筑、傳統生產生活用品、生產方式、風俗習慣、傳承人口述史等等;二是參與和指導好所轄鄉村的“村史館”“民俗館”“鄉賢館”“鄉情展”等建設活動,更全面地記錄和展示鄉村沿革變遷、民俗民風、鄉賢能人、歷史典故等內容;三是利用收集到的內容,分門別類地建立好相關的數據庫,為以后的開發利用打下堅實的基礎;四是創新形式做好對“村莊記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工作,真正發揮出“村莊記憶”工作應有的積極作用。
會議要求各區縣要結合自己的實際,落實任務的機構和人員,確定收集的范圍、內容以及開發利用“村莊記憶”資源的打算和方式,明確督促檢查、整理驗收的措施和標準,制定行之有效的實施方案。今年二、三季度是集中實施階段,第四季度是整理匯總、檢查驗收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