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云南省檔案局根據實際,以扶貧掛鉤點為試點,通過研究制定管理規范、舉辦培訓、編輯工作手冊等方式,充分發揮檔案專業特長,積極服務扶貧攻堅,在推進全省精準扶貧檔案科學、規范收集整理和安全保管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摸清情況,出臺工作實施細則。2016年以來,云南省檔案局把掛鉤扶貧點巍山縣作為試點,組織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積極配合縣扶貧辦對全縣精準扶貧工作及其產生的檔案進行摸底調查,整理出基本臺賬、資料,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巍山縣在全省第一家出臺了縣級脫貧攻堅專門檔案管理辦法《巍山縣脫貧攻堅檔案管理辦法(試行)》,為進一步指導全省精準扶貧檔案工作提供了借鑒。在2016年省委召開的脫貧攻堅現場會上,省委領導對巍山縣脫貧攻堅檔案資料規范收集、整理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2016年12月,省檔案局與省扶貧辦聯合印發了《云南省精準扶貧檔案工作實施細則》,加強和規范全省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為完整記錄各地區各部門精準扶貧工作成果,客觀真實反映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團結帶領人民群眾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光輝歷程提供了政策依據。
二是明確目標,安排部署工作任務。在2017年2月召開的全省檔案工作會議上,省檔案局就精準扶貧檔案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級檔案部門“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2017年內實現29個貧困縣摘帽、1100個貧困村出列、100萬貧困人口脫貧’的目標要求,深入推進實施《精準扶貧檔案管理辦法》和《云南省精準扶貧檔案工作實施細則》,指導和幫助貧困縣、貧困鄉、貧困村實現精準扶貧檔案的規范管理,為精準扶貧的鞏固和穩定發展規范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據”。同時,統籌制定了省檔案局、州市檔案局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分解方案,將鄉鎮檔案工作規范化管理納入其中,把精準扶貧檔案工作規范化管理作為鄉鎮檔案工作規范化管理指標任務之一,實時督促檢查,并于2017年6月制定出臺《云南省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鄉鎮檔案工作的意見》,進一步規范和加強了鄉鎮檔案工作,明確提出了要建立與農村改革發展需要相適應的檔案工作體系,力爭到“十三五”末,全省50%的鄉鎮實現檔案的有效管理,檔案工作質量和規范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三是多措并舉,扎實推進扶貧檔案工作。2016年下半年,省檔案局結合全省扶貧攻堅中心工作,摘編反映改革開放以來全省開展扶貧工作歷程的檔案資料,編輯《改革開放以來云南省扶貧工作歷程檔案摘編》2期《檔案信息參閱》,向省委省政府領導和相關部門提供扶貧工作有關的決策信息參考。
深入貫徹落實省委書記陳豪同志2017年5月份在保山德宏調研時提出的“要注重扶貧歷史資料收集,建立健全云南省扶貧工作檔案”重要指示精神,及時主動與省扶貧辦聯系,建議省扶貧辦將精準扶貧檔案工作列入精準扶貧工作檢查內容,將省檔案局列入檢查單位派員參加檢查工作,以推動精準扶貧檔案特別是“建檔立卡”檔案的齊全完整。
加強培訓指導力度。省檔案局于2017年7月份舉辦了全省精準扶貧檔案業務研討培訓班,總結交流全省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的經驗做法。培訓會上,省檔案局業務指導一處有關負責同志就《云南省精準扶貧檔案工作實施細則》進行了解讀,省檔案局局長黃鳳平作了講話,進一步明確了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的目標、任務和要求。為在新的起點上更加積極穩妥地做好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確保精準扶貧檔案完整、系統和安全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