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國土資源部在全國范圍內確定了15個不動產統一登記示范建設城市,瀘州市作為示范建設城市之一,其不動產登記檔案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繼2015年3月1日順利頒發全國首批不動產權證書之后,瀘州不動產登記檔案工作有序開展、取得實效。
一、建立完善制度,規范不動產登記工作
按照《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要求,瀘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制定了首問責任制度、限時辦結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工作紀律考勤制度、目標管理辦法、工作人員職業道德基本準則和服務規范等28項工作制度以及登記業務規則(試行)、各類登記類型審批程序、不動產登記時限等3項業務規范。制作了《瀘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政務公開欄》、《辦事指南》。
二、整合職能職責,加強檔案基礎業務建設
四川省、瀘州市檔案局及時主動介入調研、指導不動產登記檔案工作,針對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職能職責,以及不動產登記檔案形成的規律、特點,編制檔案分類方案,明確不動產登記工作形成的檔案材料類別,劃定不動產登記檔案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制定不動產登記檔案實體整理工作流程、裝訂模式、保管、利用等業務規范,著力抓好不動產登記檔案基礎業務建設。
三、整合關聯數據,加強檔案數字化建設
按照檔案系統專家意見,及時制定了整合瀘州市房地產檔案數據庫和信息平臺建設方案。比對不動產統一登記數據庫建庫標準,逐一分析,并將原有的房地檔案數據按不動產統一登記的要求進行關聯,對不動產登記單元編碼按新的規則升級代碼,開展數據入庫前拓撲關系和數據質量的檢查,實現房地檔案數據庫合一。
一是封存并備份原房屋、土地登記涉及的數據(庫)與系統。原各不動產登記涉及的數據(庫)與系統是不動產登記平臺歷史檔案,也是不動產數據庫整合不動產統一登記平臺應用的起始數據,對其進行封存與備份,方便在以后的應用中對歷史回溯及各類查閱。二是加大數據質量的檢查力度。以地籍子區為單位,對數據進行100%梳理與整合檢查;二次抽查率達10%;三是實現房地產升級系統與新系統并行,為不動產登記檔案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建設及推廣奠定基礎。
四、統一登記有序,不動產登記檔案工作取得實效
2015年3月1日,瀘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頒發第一份不動產權證書以來,共受理各類業務38927件。發放不動產權證書13413本,不動產登記證明14640份;房屋測繪200.75萬平方米,出具測繪報告242份,宗地上圖501份;完成數據關聯提取房產平面圖、宗地圖各約2萬余條,關聯數據約4萬余條,完成數據補錄262條,手工計算土地分攤20個小區共157幢樓,完成各類查詢22696次。完成已接收檔案整理22750卷,接收瀘州市江陽區和龍馬潭區房屋所有權檔案41092卷和抵押檔案8524卷,接收土地檔案約12萬卷,查封檔案922卷,裝訂入庫檔案21455卷,調檔案查詢1301卷。瀘州不動產登記檔案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