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樂山市中區檔案局對全區農村村社檔案管理工作現狀進行了深入調研,并針對實際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村社檔案管理工作的意見》。
村社檔案工作是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基礎,對保障農民權益、維護農村穩定、推進新農村建設進程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農村檔案工作往往被忽視,是農村各方面工作中的一個薄弱環節。今年2月,有民情觀察員反映,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發現經濟社檔案嚴重缺失,好多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基礎數據、協議等重要檔案資料,由于收集保管交接不善,給現行工作帶來了不少麻煩,甚至引發不少矛盾和不穩定因素。市中區檔案局得知這一情況后,對全區農村村社檔案管理工作現狀迅速開展深入調研,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制定出臺了市中區《關于加強村社檔案管理工作的意見》。
《意見》指出,抓好村社檔案管理工作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強宣傳,強化意識。采取多種形式加大《檔案法》和中辦、國辦《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的宣傳力度,提高各級各部門特別是村社干部的檔案意識和責任意識。二是加強領導,強化責任。鄉鎮應加強對各村委會檔案工作的指導與監督,并將檔案工作納入目標考核。村民委員會應將檔案工作列入公共事務管理職能,將經濟社檔案工作與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考核。鄉鎮、村、社形成“逐級負責、層層落實”的責任機制。三是健全制度,強化保障。建立“村為主體,社為基礎”的檔案工作機制,在檔案的收集、保管、利用等方面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制度,特別強化經濟社重要檔案的備份制、換屆交接制的建立與執行,以確保檔案的完整收集、保管、移交和安全。每個村應有專門的檔案室并配備必要設施設備,落實專人保管,鼓勵有條件的村開展檔案信息化工作。四是加強指導,強化服務。區檔案局要加強對各村社檔案業務培訓指導,擬定《村社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經常性地到村社開展巡回指導,特別是注意加強對檔案工作基礎薄弱村社的指導,民政、農業部門按各自職責做好村社級檔案管理工作相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