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成都市檔案局副局長鄭飛率隊到新津縣調研扶貧開發檔案工作,調研組一行首先前往新津縣扶貧開發檔案示范點——普興鎮順河社區,了解了社區扶貧開發檔案的形成、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情況。隨后,調研組一行聽取了新津縣扶貧開發檔案工作匯報。
匯報中指出,新津扶貧開發檔案工作突出以下五個特點:一是確定試點,建立機制。新津縣為全面推廣扶貧開發檔案工作積累經驗,確定了“以點帶面、逐步推廣”的形式,今年將普興鎮順河社區作為扶貧開發檔案工作示范點。同時,建立了部門、扶貧辦、鎮鄉橫向聯系機制和縣、鎮鄉、村(社區)三級縱向聯動機制,保證扶貧檔案工作與扶貧工作同步開展。二是結合實際,制定文件。根據新津縣城鄉扶貧開發工作要求和市局扶貧開發檔案實施意見,制定了《新津縣城鄉扶貧開發精準識別檔案管理辦法》、《新津縣城鄉扶貧開發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表》,按照文件要求做到扶貧開發資料應收盡收。三是深入基層,現場指導。縣檔案局業務骨干、鎮鄉檔案員深入村(社區),對已形成的扶貧開發資料進行歸檔,同時根據扶貧村(社區)“安居扶貧、財政金融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援助扶貧”等九大專項,制定扶貧開發資料盒,確保扶貧開發資料產生后及時準確收集、分類。順河社區2006年至2015年檔案進行了完善,規范了文書檔案218盒2061件,照片檔案1盒81張,實物檔案6件。四是突出民生,服務群眾。為貧困村(社區)建立貧困戶“個人”檔案,對其家庭情況、家庭成員、幫扶責任人、幫扶措施、幫扶成效的文字、照片、音像等材料進行規范整理裝盒,實行一戶一盒,標識統一,村(社區)專人管理。五是強化硬件,確保安全。以扶貧開發檔案整理為契機,指導貧困村(社區)加強檔案室硬件設施配備建設,免費提供規格統一,符合標準的檔案柜、檔案盒、檔案袋以及紫晶檔案管理軟件,為社區檔案安全、規范、科學管理提供保障。
會上,市調研組一行對新津縣扶貧開發檔案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就下一步業務培訓、能力提升,制度建設、規范管理,樹立典型、推廣經驗三方面提了要求,同時要求新津繼續扎實開展該項工作,爭創全市扶貧開發檔案工作示范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