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豐都縣檔案館“三定”方案出爐,原縣檔案局(館)承擔的行政職能劃歸縣委辦公室,縣檔案館為中共豐都縣委辦公室所屬正科級財政全額撥款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掛豐都縣地方志編修中心牌子。機構改革以來,檔案館專門行使承擔集中保管檔案資源的重要職責,其職責定位是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其主責主業是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檔案安全保管基地、檔案利用服務中心、政府公開信息查閱中心和電子檔案備份中心等5個方面的功能。近一年來,檔案工作逐步進入規范化管理軌道,干部職工積極奮進,檔案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回首的這段時光,雖成往事,卻歷歷在目。
穩“軍心”。這次檔案機構改革“局館分設”,行政職能劃歸縣委辦變身事業單位,一度時期職工中認為機改會導致檔案館邊緣化的有之,擔心參公身份不保的有之,感到前景迷茫的有之,要求調離另尋他途的有之等等,“軍心”的不穩給當時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被動。為此,該館在班子內部統一思想的基礎上,通過班子會、職工會、支部主題黨日等加大對改革政策、方案等的宣傳、解讀力度,班子成員與中層干部、職工逐一談心,幫助職工認清改革大勢,弄懂改革政策,化解職工疑慮,解除職工擔憂。9個月來,檔案館職工經歷了彷徨迷茫、理解適應、主動融入改革的過程,充分認識到改革是大勢所趨,該館做到了人心穩定,工作積極,檔案工作不斷檔。
促磨合。如何實現市檔案局提出的在檔案機構改革后檔案工作“不斷檔,有發展,更規范”的要求,檔案館應當怎么轉變角色,怎樣度過改革后局館分設后工作的磨合期,是該館這幾個月來的工作重點。一是把認識擺在首位。檔案機構后雖然局館分設,但大家從事的仍然是檔案工作,只是局專門負責檔案行政管理,館專門負責檔案保管利用,實行的是政事分開,但工作是不可能截然分開的。總的來說就是職能分開工作不分家成為局館的共識。二是主動承接配合。該館充分利用原檔案館人員業務熟的特點,發揮業務骨干的積極性,主動承接縣委辦安排的有關檔案事務,配合縣委辦開展了項目檔案驗收、全縣檔案安全檢查,主動承接了機改后檔案全宗號的修定、有關檔案管理文件起草等工作,既做到了工作不越位,又做到了工作不斷檔,也解決了縣委辦檔案專業人才暫缺的問題。三是及時調動檔案館人員到縣委辦工作。為解決局館分設后檔案行政工作有序有效開展,按照縣委辦安排,選調了一名檔案行政業務骨干到縣委辦檔案科工作,以期實現“以老帶新”,以人的交流促工作的磨合、融合,從而保障檔案行政工作的正常開展,
謀長遠。按照機改后市檔案局對檔案工作“不斷檔、更規范、有發展”的要求,結合檔案館的實際,該館提出了檔案館今后的工作思路是:補短板、強弱項、保安全。目標是力爭5年內實現“兩個100%”:即檔案應收接收率達到100%,館藏檔案數字化率達到100%;建成“兩館”:數字化檔案館、方志館;一個“零發生”:即檔案實體安全和信息安全事件零發生。一個“啟動”:即啟動三輪《豐都縣志》的編修工作。
抓當前。該館聚焦檔案館的主責主業,突出檔案館5項基本功能,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一是依法按期接收檔案。特別是涉及機構改革檔案、民生檔案等,必須確保應收盡收。二是確保檔案保管安全。構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檔案安全防范體系。嚴格按“八防”要求,確保檔案資料實體安全和信息安全。三是開展好檔案查閱利用服務,提高檔案查閱利用效率。四是搞好檔案開放鑒定。五是抓好館藏國家重點檔案目錄數據采集,提高館藏重點檔案管理工作水平。六是加快館藏檔案數字化。積極爭取財政支持,提高館藏檔案數字化率,為建立數字化檔案館奠定基礎。七是豐富完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功能,發揮檔案資政育人功能。八是完成了《豐都年鑒》(2019年)編纂印刷工作,增強年鑒的資料價值和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