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寧市有關縣(區)國家檔案館積極采取措施,突出加強檔案征集和館藏到期檔案開放利用工作。
興寧區國家檔案館通過多種途徑,采取各種措施開展民風民俗檔案的征集工作,征集到《鐵鳥醬料傳統制作技藝》《興寧師公戲》等7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共43件檔案進館。同時,該館加大各類檔案的接收力度,2017年度接收進館檔案11067卷又27143件,資料3055件,比上年館藏總量增加了25.4%,超過預定目標的154%,檔案類別包括法律援助、社保、婚姻登記、項目審計、計生、城鄉低保、建設項目報建等,豐富了館藏資源,優化了館藏檔案結構。
良慶區國家檔案館征集珍貴視頻光盤。良慶區國家檔案館征集了時長60分鐘的視頻光盤10張(件)進館。視頻光盤由城區檔案館干部從邕寧區劉彩艷家中征集,反映了1991年原邕寧縣良慶鄉新蘭村、那馬鄉新華坡、那陳鄉邕樂坡的農業生產,良慶街群眾趕圩情景及南寧的自然奇景“三疊石”和八尺江周邊的地貌。三年來,該館先后從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和征集到反映良慶區人口遷徙、風土人情、傳統文化等方面的相片、圖書、視頻等45件。
賓陽縣國家檔案館向社會開放館藏1987年形成的檔案455卷、7732件。開放檔案內容為中共賓陽縣委員會、賓州鎮等75個機關及鄉鎮的人事任免、工作介紹信、總結等。
江南區國家檔案館向社會開放了第六批形成于1987年的館藏到期文書檔案8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