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池市檔案局完成“十三五”規范評估工作,形成中期評估報告上報有關部門。
2016年以來,河池市、縣兩級檔案部門積極落實自治區“十三五”規劃綱要關于重點工程和重大項目分工任務中縣(區)檔案館舍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700多萬元。其中,天峨、東蘭等縣檔案館已經完成主體工程,進入了后期安裝中,預計2018年年底可遷入新館;金城江區新館正在辦理施工、人防手續,應在第三季度動工建設;巴馬縣已經落實了建設用地。
針對目前存在的進度不均衡、項目資金不足等問題,市檔案局提出“十三五”規劃后期重點抓好兩項工作。
一是提高認識,搶抓機遇。明后年是國家實施中西部縣級檔案館舍建設項目的最后兩年,未啟動檔案館建設的縣(區)檔案局要抓住歷史機遇,積極主動向本級黨委、政府匯報,加強與發改、財政、國土、住建等部門溝通,落實檔案館用地和配套建設資金,爭取盡快啟動建設項目。
二是規范建設,適度超前。在當前現代化、數字化、信息化改革的浪潮中,要求縣(區)級綜合檔案館不僅成為保管、利用檔案資料的中心,更要面向社會,面向大眾,成為本區域內為廣大群眾服務的信息中心和文化陣地。在修建檔案館時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適度超前。建筑規模要滿足今后30-50年或更長時期檔案數量增長的需要,還要充分考慮檔案庫房的容量和各功能用房的發展需要;設備設施配置要盡量采用技術上成熟、成本相對較低的設備設施;在建筑設計上,應把檔案館建成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和行業特色的地標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