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我省檔案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廣東省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的具體成果,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檔案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胡春華簽發《意見》。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徐少華多次作出批示,指導《意見》起草、辦理并提出具體修改意見,還要求今后在工作中專項解決檔案館舍建設和檔案保管保護經費不足等突出問題。作為新形勢下的綱領性文件,《意見》的出臺將對推動廣東檔案事業科學發展、加快建設檔案強省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 《意見》共分5部分21條,在全面貫徹中央精神的基礎上,結合廣東實際,突出領導責任、工作重點、地方特色和改革創新,從完善體制機制、健全三個體系、加大支持保障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任務、新目標、新要求和新舉措。
??? 關于領導責任,《意見》提出要堅持并不斷完善黨委和政府領導、檔案部門歸口負責、各方面共同參與的檔案工作體制;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檔案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將其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和考核檢查內容,及時研究并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為檔案部門依法履職提供條件,加大經費保障力度,統籌建設檔案館館舍和數字檔案館(室),并按國家政策規定落實好保健津貼等相關待遇。
??? 針對重點工作,《意見》在依法治檔方面提出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檔案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加強理想信念和黨紀政紀法紀教育,提高法治思維和依法履職能力。在館舍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意見》首次提出到2018年,全省國家綜合檔案館全部建成符合國家標準、規范的“五位一體”檔案館;館藏總量比2010年翻一番,民生檔案達到館藏的60%以上;按時完成數字檔案館(室)建設目標和任務,并力爭在2018年建成全省檔案異地異質聯合備份平臺。
??? 結合廣東特色,《意見》提出要建立健全聲像檔案工作制度,加大收集、采集力度;做好公務禮品檔案接收,加大珍貴、特色檔案征集;做好就業、住房、醫療、社保、教育、食品安全、土地確權、異地務工人員積分入戶等民生檔案的收集歸檔;深入開發粵海關、僑批、華南抗戰等珍貴檔案和廣東記憶系列檔案文化產品,積極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加強檔案文獻遺產保護,整合僑批資源,完善修裱中心,建立省級名錄并積極推薦申報國家及世界級名錄項目;加強遠程利用,完善跨館查閱系統、手機查閱平臺和檔案信息網站,更好地實現資源共享;嚴格做好安全保密審查,依法依規開展涉密檔案管理;堅持科技興檔,聯合組建檔案保護技術研究平臺,充分發揮廣東省檔案專家委員會的智庫作用。
??? 圍繞改革創新,《意見》提出要圍繞全面深化改革,鞏固全省檔案管理體制改革成果,深化檔案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創新完善并積極推行村檔鎮管、總館分館制、文件檔案集中管理等機制,強化檔案綜合管理能力;探索開展形成滿5年、屬于進館范圍的紙質檔案和數字化副本移交進館及電子檔案次年歸檔移交工作;探索開放新機制,及時主動開放各類檔案和提供政府公開信息服務;探索檔案資源開發新模式,主動引入社會力量參與,逐步實現檔案編研工作轉型;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檔案法規及規范性文件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