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珠海市檔案館牽頭中國致公黨珠海市委員會編譯的《三灶島特報》與讀者見面?!度顛u特報》共五期,由侵華日軍第六航空基地指揮官于昭和十三年六月十五日(1938年6月15日)至昭和十三年十月一日(1938年10月1日)編印,屬“軍極秘”文件,內容結構大體一致,分七個部分:基地整備狀況、飛機的狀況、三灶島防備狀況、氣象衛生狀況、島民的狀況、三灶島現有人員、船舶拋錨海域及貨物裝卸場的狀況,另附有《三灶島防備略圖》?!度顛u特報》當年是軍事機密,供上一級軍事機關決策使用,所提供的情報相對客觀,因而具有較高的檔案價值。該特報每期的相關數據都有所變化,動態性地較全面準確地反映了日軍1938年2月占領廣東省香山縣三灶島、1938年4月中旬在三灶島北部地區對島民實施大屠殺、1938年6月4日日軍三灶機場主跑道建成并第一次起飛轟炸廣州及珠三角地區、1938年9月底日軍三灶機場基本完工這一系列重大侵華事件。
《三灶島特報》原件藏于日本防衛廳,承蒙日本學者和仁廉夫的協助,特報復印件得以輾轉來到珠海三灶島。本書編輯委員會本著尊重歷史,客觀反映歷史的原則,以直譯的方式一字一句,緊扣原文,并將原文影印附后,以便相關專家、讀者兩相對照。另外,為便于讀者對日軍侵占三灶島歷史的研究,在編譯《三灶島特報》時,將侵華日軍第六航空基地南支航空部隊頒發的《三灶島在住支那人保健防疫規定》作為附件列于書后。
珠海市檔案館近年來圍繞抗戰主題,主動聯系相關專家、學者擴大征集線索,主動與“珠海市三灶島日軍侵華罪證調研團隊”對接,深入開展抗戰檔案史料征集整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據有關專家表示,《三灶島特報》的編譯,是珠海首次系統地編譯出被發現的來自侵華日軍侵占三灶島的第一手資料,填補了史料空白,對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推動本土抗日戰爭史的研究提供了鮮活的檔案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