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珠海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珠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姚奕生在作珠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一年來,珠海檔案工作取得新成效”,對珠海檔案事業發展在2017年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肯定。
一年來,珠海市檔案局(館)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以及廣東省、珠海市實施意見,堅持實干興檔,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推動珠海檔案事業發展提質增效,走在了全省、全國前列。市檔案局(館)在中國檔案第十六次宣傳工作會議上,以優異的成績,榮獲“2015-2017年度《中國檔案》宣傳工作先進集體”稱號,成為廣東省唯一的全國檔案宣傳工作“優秀市縣級單位”;把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局(館)黨總支被市直機關工委推薦為全市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示范點;在全市黨政領導干部保密責任制專項檢查和保密工作專項督查中,均被評為優秀單位。
一年來,珠海市檔案局(館)大膽創新、先行先試,充分運用數字檔案館平臺,率先在全省構建檔案業務督導平臺,為全市200多家單位提供高效便捷的檔案業務督導服務;率先在全省開展電子檔案“單套制”“單軌制”管理,在線接收了商事登記、婚姻、公證、健康等28個專題電子檔案250余萬條,高效便捷地為社會各界和百姓群眾提供“一站式”民生檔案查閱利用服務,極大地降低了行政成本和群眾辦事成本,受到廣泛好評。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為全市社會經濟發展和民生事業作出重要貢獻。一是檔案事業發展環境更加優化。推進香洲、金灣、斗門區檔案館新館和數字檔案館建設成效顯著,香洲區、金灣區已完成新館主體工程建設,斗門區新館建設順利推進。二是檔案服務能力水平顯著提升。拍攝全市重大活動300余次,歸檔照片3萬余張,為特區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活動等重點工作做好檔案利用服務。跟進港珠澳大橋等21個重大建設項目檔案工作,竹銀水源工程項目榮獲廣東省重大建設項目檔案“金冊獎”;完成館藏1987年度32699件檔案鑒定開放工作。三是檔案治理能力建設不斷加強。對全市27家單位開展檔案執法調研檢查工作;完成市文體旅游局等20家單位檔案目標管理升級復查工作;制定了《珠海市精準扶貧檔案整理實施細則》,對全市220多名駐陽江、茂名等地駐村干部進行業務培訓,深入怒江、涼山、茂名、陽江等地開展精準扶貧檔案工作,做實做細農村土地確權頒證檔案工作。四是檔案基礎業務全面夯實。征集珠海民國時期珍貴檔案5903件;完成館藏100萬頁檔案全文數字化工作。五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檔案宣傳教育活動。以“檔案——我們共同的記憶”為主題開展“6·9國際檔案日”和“12·4國家憲法日”等活動,深入社區舉辦黨性主題教育展覽。全年接待了一萬多人次來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黨性主題教育等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