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山市檔案局(館)、江門市檔案局(館)、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江門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合編的《珠江西岸歷史中的粵港澳大灣區——中山、江門開發圖像簡史》一書由中國華僑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粵港澳大灣區”是指由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中山、珠海、江門、肇慶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形成的城市群,是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并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是我國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格局的新舉措,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
中山和江門是珠江西岸兩個重要城市,是影響近代中國歷史的珠江西岸文化走廊上的兩個重點地域之一,以著名僑鄉、偉人故里而聞名于世。該書從兩市檔案部門的館藏檔案、獨有民間文獻中精選近百余幅檔案和文獻圖片,以歷史圖像為主線,彰顯出珠江西岸歷史中粵港澳大灣區各區域之間天然的歷史人文底蘊。讀者可通過一幅幅濃縮的歷史圖像,探究潛藏在檔案中的粵港澳大灣區的隱性的歷史文化基因,回味與兩市開發歷史相關的重要史實,揭示歷史事實和發展規律,從而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提供歷史文化資源,增強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