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大會暨學雷鋒志愿服務大會,揭曉第四批全國文明城市名單,武漢市榜上有名,成績居于省會、副省級城市榜首。湖北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阮成發說:“全國文明城市”這塊沉甸甸的“金字金牌”來之不易,它凝結著全市人民4000多個日夜的不懈努力,它凝注著全市人民共同的信任、期盼、參與、支持和奉獻,屬于武漢全體市民,是1000萬多武漢人共同的榮耀,共同的金牌。
全國文明城市每3年評選一次,自2002年以來,武漢市一直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而沖刺攻堅,此次是武漢市第四次申報全國文明城市,也是武漢市距離全國文明城市最近的一次。如果此次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成功,則武漢將錯失最佳機遇。
2014年9月底,武漢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指揮部成立,內設材料處負責全市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10月下旬,全市面臨收集整理材料的參差不齊、對標不準等問題。鑒于此,市指揮部商議學習其他城市工作做法,建議由市檔案局館把關創文材料收集整理工作。
2014年11月初,市檔案局館在人手非常緊張的情況下仍然抽調業務指導處3位骨干人員全程參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迎檢材料的收集整理指導工作,對全市各類創文工作檔案材料進行系統規范的培訓指導、收集、分類和整理。材料審核是創建文明城市國檢測評的主要方式,涉及的測評項目多、分值占測評總數的百分之七十,是對武漢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基礎性工作的檢驗,直接影響武漢市參評全國文明城市的總成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迎國檢材料收集整理工作,各級領導多次強調要對待審材料進行查漏補缺,做到精益求精,確保經得起測評,努力做到多拿分、拿滿分。圍繞這個目標,在市創建辦的統一領導下,檔案指導人員主要開展了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制定材料收集整理指南。根據《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2014年版)》制定了《武漢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材料收集整理工作指南》《創建文件盒標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信息系統數據采集表》等幾份指導性文件,明確了各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在創建材料收集整理方面的職責和具體做法。二是召開專項問題整改會。針對各牽頭單位在材料審核中所發現的多個問題,檔案指導人員提出解決建議和措施,通過市領導提出整改要求,落實工作。三是待審材料數字化。按照全國精神文明創建評選網上申報要求,檔案指導人員建議將待審文件和圖片資料統一交由市檔案局館數字化加工中心統一處理。2014年12月20日,武漢市將收集整理的待審材料經數字化后按時提交。
指導、把關材料收集整理是一項默默無聞的工作,需要有對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及甘于奉獻的精神。在開展迎接國檢待審材料收集整理工作中,檔案指導人員發揮“五加二,白加黑”的干勁,一起并肩戰斗,認真學習、研讀《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測評操作手冊》及《武漢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各職能部門測評達標責任分解表》等文件,克服各種困難,經受住了“高標準、精細化工作,做到不丟分、拿滿分”的工作考驗。測評結果出來后,國家測評組組長高度評價了武漢市迎國檢待審材料整理工作,材料準備充分、整理規范,索引清晰、方便檢索,在測評組所到的幾個城市中做得最好。
2015年3月2日,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總結表彰大會上,武漢市檔案局館被評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集體,相關工作人員被評為先進個人。對武漢市檔案局館的表彰,肯定了檔案部門人員在參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中勇于擔當,迎難而上,在關鍵時刻顯身手,助力武漢圓夢全國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