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形勢,十堰市檔案館主動作為,創新工作方式,采取多種手段加強疫情防控檔案工作的收集歸檔。
一、提高站位,提早介入。市檔案館主動匯報,積極爭取,將疫情防控檔案收集歸檔工作納入全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的總體布局,作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內容,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實。一是強化崗位意識。印發《市檔案館疫情防控檔案工作實施方案》,成立館疫情防控檔案工作領導小組,對各科室檔案業務工作進行安排布置。二是明確工作任務。2月18日市疫情防控辦與市檔案館聯合印發《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檔案收集歸檔工作的通知》。2月24日,市防控辦印發《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文件材料收集歸檔工作的通知》,并制定《十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文件材料歸檔范圍(試行)》,對工作機制、責任人員、工作任務提出具體要求。三是組建工作專班。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與市檔案館聯合成立專班,組建各工作組及成員單位檔案收集群,實行全過程檔案跟蹤服務,采取線上指導、線下操作的方法,統籌開展疫情防控建檔工作。
二、重點督辦,壓實責任。疫情防控建檔工作具有涉及單位廣、文件數量多、涉密敏感度高等特殊性,市檔案館采取分層分類壓實責任的辦法,加大疫情防控檔案工作力度。一是服務建檔。及時編印《市疫情防控檔案收集歸檔工作指南》,《疫情防控檔案工作提醒》、《涉密文件歸檔移交有關要求》,《接收工作時間安排推進表》等一系列指導性材料,發至市疫情防控指揮部13個工作組及成員單位,為有序、規范開展疫情防控文件材料收集歸檔工作提供依據。二是督辦指導。2月29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印發《重點任務交辦通知》要求“做好抗疫資料收集整理工作,全面收集與疫情防控有關的文獻、資料、錄音、錄像照片、實物以及新媒體上的代表性資料,妥善保存”。指揮部與市檔案館工作專班于3月1日至3日對13個工作組檔案收集情況進行現場指導和督辦。進一步了解和掌握目前檔案管理、收集、保存現狀,安排部署明確人員、明確任務、明確責任、明確時間節點,服務指導下一步疫情中后期檔案收集工作。三是試點推進。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檔案收集工作尤其重要。市檔案館在柳林新村社區東方明珠城市花園小區設立疫情防控檔案收集歸檔試點。重點圍繞下沉黨員發揮作用、四類人員排查、體溫監測、困難人員幫扶、企業復工復產等內容進行指導。并將其經驗和做法在城區其他社區推廣和借鑒。
三、精準對接,點對點指導。為了避免機關人員全面返崗造成檔案缺失、遺漏的現象,根據指揮部的安排部署意見,采取分時分批接收方式提前開展接收移交工作。3月17日,市檔案館召開疫情防控接收歸檔安排布置會議,成立接收工作專班,細化工作流程,實行點對點分工負責制,扎實有效推進接收工作。3月20日,市指揮部與市檔案館聯合召開疫情防控檔案接收指導現場會。以會代訓的方式,對交通組、宣傳組、地區工作組及部分成員單位檔案收集移交情況進行集中指導。過程中要求各工作組及成員單位:一是注重從快從全從嚴移交。列出各工作組及成員單位移交時間表,采取分階段、分工作重心,采取邊移交邊指導邊完善的方法。二是通過防控各工作環節入手尋找痕跡記錄,倒查倒逼收集清單,避免遺漏。三是注重加強工作過程、亮點、創新點的收集。如實物、信件、個人日志、申請志愿書等。做到收集材料數量和質量的并重。
四、整體推進,上下聯動。各縣市區檔案館高度重視,積極與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聯系,及時下發文件,安排部署建檔工作。房縣、鄖西縣等成立了疫情檔案收集工作領導小組,鄖陽區、張灣區、竹山縣等疫情控指揮部分別從檔案館抽調專人負責檔案收集歸檔工作。各縣市區通過微信群、qq群、電話聯系等方式開展線上辦公、遠程指導。房縣檔案館已收集并初步整理各種門類檔案500余件;武當山特區地方志辦收集圖片5000多幅,視頻新聞300多條;竹山縣已接收交通管控組、醫療救治組等工作組部分疫情防控材料。
截至目前,交通保障組、宣傳外事組、社會捐贈組、環境整治組、滯留人員保障組、地區工作組及柳林新村社區的疫情防控檔案2300份,照片2536張,電子檔案數據85.19GB。下一步,市檔案館將加大疫情防控檔案的指導接收、指導和督辦力度。確保全市上下一盤棋,切實保證疫情防控檔案體系、內容健全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