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島市嶗山區檔案館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關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鄉村振興、農村基層社會治理等系列工作部署,堅持“真抓實干、服務優先、重在實效”的理念,持續推動工作重心向社區基層轉移,以農村社區檔案規范化建設夯實農村基層社會治理基礎,走出了一條檔案工作助推基層社會治理的新路。
一是部門聯動抓規范。注重與街道、涉農部門的聯合。先后與區委組織部、區民政局、區農業農村局、區美麗鄉村建設指揮部辦公室等部門,聯合制發了加強基層黨建、社區換屆選舉、美麗鄉村、基層社會治理檔案工作的多個標準、辦法,及時抓好相關材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工作。落實街道屬地責任,配合街道出臺考核政策,對社區的檔案工作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社區兩委成員工資、獎金掛鉤,促進社區建檔。各街道辦事處均設置專職檔案員,負責所轄社區的工作落實,形成了區、街、社區密切配合的三級檔案工作網絡。全區5個街道、139個農村社區、24個城市社區實現了“五有”,即檔案有人管、有制度、有保管場所、有檔案、有查詢點;“三統一”,即對社區檔案統一管理、統一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統歸檔、統一備份數據,使社區檔案立得起來、存得下來、管得安全、用得方便。2019年底,社區室藏檔案約35萬余卷(件)。
?二是強化指導促落實。建立農村社區檔案工作年檢制度,聯合街道每年對社區年度立卷歸檔、重點目標完成、安全管理等進行檢查,對本年度歸檔數據進行備份。組織專人,靠上抓農村社區檔案工作,逐一上門開展業務指導,有力推動了社區建檔工作全面展開。每年集中對所有社區檔案人員進行培訓,以街道為單位多次召開小型培訓觀摩會。注重發現典型、培育典型,培育了金家嶺街道石老人社區、沙子口街道于哥莊社區、王哥莊街道唐家莊社區等30余個不同層面、不同類型、特色鮮明的先進典型。鼓勵典型社區與普通社區結隊互助,在工作中互相取長補短,形成你追我趕、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三是服務利用有成效。近年來,檔案在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高社區管理水平、服務鄉村振興、增強農村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社區檔案實行集中統一管理,改變了以往分散管理的狀況,為社區各項工作開展奠定了基礎。檔案信息查詢點的建立,改變了居民不了解檔案、不能利用檔案的狀況,有糾紛找檔案、有意見查檔案、有問題用檔案成為社區居民的共識。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社區充分利用所存檔案資料,建設“村史館”“紅色文化墻”“黨建示范點”、編修志書、舉辦展覽等,使社區文化陣地更具“鄉土味”“文化味”。東麥窯、西韓社區的村史館,小河東社區的民俗館,涼泉理想村,成為居民的鄉愁安放地、游客的網紅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