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合肥市檔案館把防范、化解風險擺在突出位置,通過“四輪驅動”加強檔案安全工作,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一是繃緊檔案安全的“弓弦”。思想決定意識,意識決定行動。合肥市檔案館以巴西國家博物館發生重大火災的事件作為安全警示案例,讓全館干部職工心有戒備、腦有思考,時刻“繃緊安全弦”;召開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專題研討會,集中觀看《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新聞視頻,全文學習市委辦《關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實施方案》,全館人員充分認識到堅持底線思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緊迫感、危機感和責任感,提升了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在機構改革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跑在風險前面,掌握戰略主動。
二是擦亮發現風險的“探頭”。風起青萍之末,有風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風險。合肥市檔案館全體人員根據各自的崗位特點、業務特點,對照國家檔案局出臺的《檔案館安全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全面掃描排查,不僅對標排查,還重點排查人的因素、管理的因素,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理出風險表,畫出問題圖,力爭全覆蓋、無死角。“檔案的保管,不僅要加強人防,還要完善技防;重點檔案,用專門裝具,以減少不可控因素帶來的損失。”這是合肥市檔案館一名干部自查風險點時的原聲傳遞。
三是造強防范風險的“鎧甲”。對發現的隱患能立即整改的立行立改,不能立改的,要造強“鎧甲”。對于檔案安全而言,重在防范,未雨綢繆遠勝于亡羊補牢。防范風險,光靠知識、能力是不夠的,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擔當,比能力更關鍵的是責任。要擰緊責任鏈,織密防護網。一要建章立制。要明責知責,把兌現責任、追究責任的機制健全起來,扎籬笆、補漏洞,規范化、科學化防風險;在抓好制度的廢改立的同時,抓好制度的執行,不能“制度如林、落實無人”;逐層分解任務、逐層落實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態勢。二要排查隱患。由于風險點具有動態性,今天的風險點排除了,不代表不會成為明天的風險點;此處風險點已消除,他處風險點可能會新出現。要把風險隱患排查治理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從思想認識到規章制度,從工作流程到工作場所,從檔案實體管理到檔案信息管理,一個都不能少,一項不落抓排查,一招不讓抓整改。三要分類施策。聚焦重點,檔案實體和信息化的安全防范是重中之重,防范措施要實之又實;強化基礎業務建設,做到強基礎保安全,尤其是要改善檔案保管條件,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推進數字檔案館(室)建設,把檔案信息系統安全保護工作納入檔案信息化建設整體布局,進一步做好檔案數據的異地異質備份等工作。四要重視應急。將編制應急救援預案、宣傳應急救援知識和強化應急救援演練串聯到一起,打出“組合拳”,增強應急處置能力。
四是升級化解風險的“武器”。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化解風險, 要著力加強人員知識結構更新和能力素質提升,加強學習培訓,學深學透《關于進一步加強檔案安全工作的意見》、《檔案工作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管理辦法》、《檔案館防治災害工作指南》等文件;邀請檔案安全、消防專家授課,探索各種“真招、實招、硬招”,不斷增強駕馭風險的能力;強化監督檢查,通過集中檢查、隨機抽查、專項巡查等形式,深入一線摸實情、查隱患、找問題,“把脈問診”、研具“處方”,推動形成做好檔案安全工作的有力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