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合肥市被確定為全國檔案工作服務農村基層社會治理個別試點地區以來,聚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各項試點任務。截至目前,試點單位肥西縣柏堰社區、巢湖市建中村已經成為全市村級檔案規范化建設管理、服務鄉村治理的新亮點,圍繞“收、管、用”,加強檔案資源、檔案安全、檔案利用三大體系建設,確保村級檔案存得下來、管得安全、用得方便。
合肥市堅持鄉村治理、民生優先、資政育人的價值導向,構建合理的村級檔案資源體系,研究制定村級檔案管理目錄清單,避免過度留痕;加強村級檔案室和村史館建設,落實檔案用房“三分開”“八防”措施要求,確保檔案資源安全可靠,構建可靠的村級檔案安全保障體系;著眼推動城鄉檔案公共服務均等化,線上線下一齊發力,通過開設檔案服務窗口、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匯編惠民惠企政策文件、搭建線上服務平臺、舉辦檔案展示展覽等方式,打通檔案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試點以來,肥西縣柏堰社區為143人次提供160卷檔案調閱查詢,出具相關證明67份;巢湖市建中村為100余人次提供600余卷件檔案調閱查詢,出具相關證明110份。
村史檔案凝聚著親情鄉情的力量。為如何挖掘展示村居歷史變遷、經濟發展、鄉情記憶和美好家園,積極發揮村史檔案助力家鄉建設的作用,合肥市找準檔案服務鄉村治理著力點和結合點,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做好“檔案+”的文章,探索服務鄉村治理新模式。
通過“檔案+產業”,主動為村居企業、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等提供檔案支持,幫助市場主體建檔、扶持特色品牌、服務重點建設項目,服務經濟發展;通過“檔案+綜治”,發揮檔案原始憑證作用,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群眾合法利益、服務網格化管理,破解鄉村治理難題;通過“檔案+文旅”,加大對鄉村歷史、人文、民風民俗、農田水利、美麗鄉村、特色農田等史料實物收集,深挖檔案價值,植入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檔案元素,依托檔案資源打造綠水青山和鄉村特色文化。目前,肥西縣柏堰社區村史館已經成為游子寄托鄉愁的安放地、中小學生社會課堂的實踐地;巢湖市建中村充滿檔案元素的村史館,成為當地旅游打卡地,已接待游客2.5萬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