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溫嶺市文廣新局局長呂志帶領市圖書館長唐忠志一行專程來到市檔案館,與市圖書館簽訂了檔案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合作協議書,根據該協議,今后,市檔案局(館)與市圖書館雙方將按照雙方“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協同創新,共謀發展”的原則,開展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合作。這是繼去年6月9日溫嶺市檔案局(館)與臺州市圖書館訂共建共享協議后又一新的舉措。
鄭維玲在簽約儀式上介紹,溫嶺檔案館收藏有傳統意義上的檔案(文書檔案)等10萬多卷,另有8000冊地方文獻等圖書資料。民國時期檔案收藏數量多,居省內縣市級館前列,其中地籍檔案和北洋政府時期檔案尤為珍貴,很有研究價值。同時,市檔案局每年出版《溫嶺年鑒》,推出了發掘整理出版溫嶺地方文獻系列活動。近年來整理出版了《石芙蓉館集》、《燕石集讀解》、《溫嶺遺獻集》、《壺舟文存》、《百年溫嶺》等地方文獻。檔案文化涉及歷史資料研究,簽約后,不僅僅是文獻資源共享方面是一個良好的開始,今后雙方在編研利用方面都可以加強合作。通過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合作,可以豐富各自的館藏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另外,還可以減少重復勞動,節約國家資金(特別是數字化方面)。同時,這也是貫徹落實《檔案法》有關開展加強館際之間交流的一個具體行動。市文廣新局局長呂志令介紹說,市圖書館,近年來,建立了地方文獻研究室,致力于家譜數據庫、溫嶺海洋剪紙、大奏鼓、小人節等非遺項目數據庫建設,呂志令表示,文化部門與檔案部門實現信息資源數據共享,意義非常重大。共建文化數據庫,既可方便市民利用文化檔案信息資源,又可推進溫嶺文化歷史研究。
根據協議,雙方將加強信息交互交流,加強日常工作聯系,共享地方文獻資源使用權(所有權及財產權歸屬不變),雙方數字化的地方文獻資源,如不涉及版權及所有權問題,相互提供數字化文檔。雙方出版(或協助出版)的地方人士著作,應為對方提供收藏所需的復本數量,如有電子版,在作者同意的情況下,應同時提供電子版。在條件成熟時,雙方還將通過課題、項目、資源庫建設等方式進行合作,加強資源的開發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