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臺州市檔案館聯合臺州晚報舉行“晚報小記者走進檔案館”專題活動。60名小記者來到市檔案館,參觀臺州歷史人文展覽,聽檔案專題講座,留下自己的成長記錄,大家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周末。臺州晚報小記者走進檔案館活動為臺州市檔案局開展第三個“6·9國際檔案日”宣傳活動拉開了序幕。
上午9點,小記者們在市檔案館解說員小陳的帶領下,列隊走進檔案館第一展廳參觀。第一展廳由臺州文化、烽火歲月、改革開放等幾個部分組成。三國大將衛溫遠航臺灣、戚繼光抗擊倭寇等歷史事跡引起了小記者們的濃厚興趣,他們圍在小陳周圍聽講解,不時問一些感興趣的問題,對自己生長的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參觀結束后,市檔案館副館長王茂煥為小記者們做了“成長檔案”專題講座,他從創建成長檔案的意義、如何建立成長檔案等三個方面展開闡述,中間穿插介紹一些臺州的歷史沿革,生動有趣的講座,贏得孩子們熱烈的掌聲。
市檔案館還別出心裁地準備了一項有意義的活動:寫給十五年后自己的一封信。讓小記者在提前準備好的信紙上,寫下自己的心愿和理想,然后裝入檔案袋,由市檔案館統一封存、保管,等15年以后再由這些孩子親手打開。
人民小學四年級的李方舟說:“這樣的活動很新奇,也很有意義。15年后,我現在的愿望和理想會不會實現呢?”
這個活動也引起了家長的興趣,學院路小學應彩彤的媽媽就寫了整整一張紙,和孩子寫的一起裝入檔案袋。“我要和孩子一起成長,15年后一起到這里打開檔案袋,那肯定是一份獨特的驚喜。”應彩彤的媽媽陳惠珍說。
市檔案館還為每名小記者準備了《功勛院士陳芳允》這本書,陳芳允是唯一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臺州籍院士,希望小記者們以陳芳允為榜樣,在今后實現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