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寧波市檔案館順利接待了前來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60余名中小學生,本次“蔚藍夢想·快樂假期”活動也圓滿結束了。自7月15日開展暑期“走進檔案館”活動以來,寧波市檔案館暑期系列活動受到了學生、家長的廣泛歡迎,共接待了近150名學生來館參觀考察、學習檔案知識,開展探究性實踐活動。
寧波市檔案館作為市教育局認定的首批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大課堂資源基地之一,館藏有清代檔案、民國檔案、革命歷史檔案、建國后檔案和報刊資料等具有寧波地方特色的檔案資源,為中小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提供優質條件。
本次“蔚藍夢想·快樂假期”——中小學生走進檔案館,共為學生們安排了四項活動。
“靈橋史話——靈橋檔案圖片展”以豐富的靈橋檔案資料、圖片,告訴同學們作為寧波地標性建筑——靈橋獨特的歷史。展覽再現了自821年浮橋建立到2013年便橋通車,靈橋的前世今生。通過重溫靈橋以及寧波這座城市的歷史,同學們為寧波而自豪,也在心中悄悄埋下了熱愛家鄉、建設美好家園的種子。
體驗寧波市檔案館查檔流程。前臺老師為同學們介紹寧波市檔案館的豐富館藏及查檔須知,查檔人持介紹信或身份證等合法證件,均可利用開放檔案、資料;利用未開放檔案、資料的,利用者須同時持身份證明和單位介紹信,經檔案館同意,即可查閱利用。老師的講解為同學們揭開了檔案館原本神秘的面紗。
同學們還受邀來到檔案數字化加工室,現場觀摩了實體檔案數字化加工的過程。經過數字化加工后的檔案能有效的保存下來并方便查閱利用。親臨檔案庫房,專業的檔案老師為同學們展示了高科技、現代化的檔案保管及利用方式,同學們不禁發出贊嘆。
最后,為同學們安排的是請寧波市檔案局業務指導處老師為同學們講一堂生動而有趣的檔案知識課。在“檔案課堂”上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檔案的起源,介紹了不同歷史時期的檔案,如甲骨檔案、青銅檔案、竹簡檔案等。老師重點向同學們介紹了日常生活中會碰到的各類票據、照片、信件等檔案的收集保管,鼓勵同學們動手制作成長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