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波市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由寧波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寧波市檔案局聯合發布。《規劃》貫徹落實《寧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著眼于寧波市檔案事業發展全局,對未來五年寧波市檔案事業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十二五”時期,寧波市各級檔案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檔案部門指導下,深入實施依法治檔、信息化帶動和檔案文化建設戰略,全面提升檔案資源建設、檔案行政監管、檔案公共服務和檔案安全保障“四種能力”,各項業務建設取得顯著成績,全市檔案工作綜合實力明顯提升,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重大節慶紀念活動、重點工作、重點工程、惠民政策落實等方面開展檔案服務、發揮檔案作用,為寧波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
檔案法治建設不斷強化,政府規章《寧波市著名人物檔案管理辦法》頒布,制、修訂一批檔案規范性文件,開展專項檔案執法檢查,建立完善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檔案與電子文件登記備份工作全面推進,市縣兩級全部建立檔案登記備份中心,累計備份數據405TB。實施“寧波記憶”工程、打造檔案文化精品,建成一批檔案文化建設特色項目,推進寧波著名人物、方言建檔、鄉村記憶等項目建設,檔案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檔案館各項基礎業務進一步規范,檔案依法接收規范有序,全市國家綜合檔案館館藏達到161萬卷,比“十一五”末增長22 %。檔案征集力度進一步加大,境外征集檔案資料實現突破,一大批珍貴檔案征集進館。依法強化檔案行政監管指導,基層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行政村等檔案工作水平提高。檔案公共服務能力增強,推出了“異地查檔、跨館服務”等一批服務創新舉措,檔案開放、利用力度加大,已公開現行文件和政府信息查閱服務中心建設更加完善。市縣兩級國家綜合檔案館均創建為省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其中省級國家綜合檔案館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5個。建成全國中小學檔案教育社會實踐基地2個,省級中小學檔案教育社會實踐基地3個。檔案安全監管進一步強化。全市建成檔案館新館2個,在建或已經立項檔案館3個。市縣兩級國家綜合檔案館重要檔案全部進行數字化轉換并完成異地備份,安全應急管理制度和安全設施進一步完善,完成對現有重點檔案搶救任務。檔案信息化建設快速推進,市縣兩級數字檔案館基本建成,全市國家綜合檔案館存量數字化率達到50%。基層單位數字檔案室建設穩步推進。各級黨委、政府更加重視檔案工作,著力解決人財物問題,檔案干部隊伍建設成效顯著,檔案工作環境不斷優化。
“十三五”期間,寧波檔案事業的總體目標是:具有寧波特色的檔案工作“三個體系”建設更加健全;檔案事業發展與寧波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檔案工作整體水平處于全省、全國前列。基本建成檔案工作強市,躋身全國大城市第一方隊。實現檔案工作法治化水平顯著提高;檔案基層基礎建設水平顯著提高;檔案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高;檔案安全保障水平顯著提高;檔案工作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檔案工作活力顯著提高。
為此,《規劃》布置了五項主要任務,這也是《規劃》實施的重點和亮點工作。
(一)推進檔案法治建設。完善檔案工作的體制機制,堅持和完善黨委、政府領導、檔案部門歸口負責、各方面共同參與的檔案工作機制。加強地方立法,推動《寧波市檔案工作條例》修訂,及時制、修訂一批地方性法律文件,開展檔案“七五”普法,引導規范社會各方面、各行業依法建立健全檔案工作,明確應當履行的文件材料定期歸檔和檔案按時移交進館的法定責任。強化檔案行政監管職能,通過部門聯合執法、專項督查等方式,開展重點領域、重點項目檔案執法檢查活動,推進檔案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制度化、常態化、規范化。
(二)加強檔案資源體系建設。重點落實檔案資源前端控制,指導、審核各單位各類文件材料的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表。主動介入機構改革、企業改制、行政區劃調整等重要工作,加強民生檔案資源建設,加大對民生檔案的接收力度,加快館藏民生類檔案的整理、鑒定和開放工作,試點推進區域民生檔案目錄中心和民生檔案專題數據庫建設。力爭到“十三五”期末寧波市國家綜合檔案館館藏總量在“十二五”基礎上增加40%以上。完善檔案社會征集網絡,拓展檔案征集領域,向新成立的經濟、社會組織延伸,向新載體、新形態和新專業領域延伸(異地寧波商會、境外企業、園區等),推進寧波市境外檔案征集工作。加強對散存在社會上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重要保存價值的珍貴檔案或應當保密的檔案的監管,通過征集、收購等方式,納入檔案館館藏資源。參與重大活動(項目)跟蹤拍攝、建立城鄉建設影像檔案和開展口述檔案等活動,主動記錄和形成一批有重要保存利用價值的檔案資料。
(三)推進檔案利用體系建設。創新檔案服務機制,發揮國家綜合檔案館“五位一體”功能,加強館室協同與館際協作,提供檔案“一站式”服務,深化“異地查檔、跨館服務”工作。積極實施城鄉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打造“十分鐘檔案便民服務圈”。加大檔案信息開放開發力度,推進檔案文化建設。繼續實施“寧波記憶”工程、檔案文化示范基地創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小學檔案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建設。運用新興媒體建立記憶文化網絡平臺,提升檔案文化傳播力和影響力。
(四)強化檔案安全體系建設。十三五期間,寧波將加強檔案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市檔案館改造,市城建檔案館及3個縣(市)區建成檔案館新館,1個縣(市)區檔案館完成擴建工程,到2020年底,全市國家綜合檔案館都要建成面積達標、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節能環保,具備檔案安全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的新型公共檔案館。加強檔案實體和信息安全,建立健全檔案安全責任制,形成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檔案安全保障體系,推進涉密檔案和重要檔案的存儲介質檢驗和認證工作,建立檔案安全應急處置協調機制和檔案安全應急管理制度,做好國家重點檔案目錄基礎體系建設工作,繼續推進檔案登記備份法制化、規范化、常態化。
(五)加快檔案信息化建設。加快數字檔案館(室)建設,要求市及1個縣(市)區建成國家示范數字檔案館,6個國家綜合檔案館通過國家級數字檔案館系統測試。到2020年底,市、縣兩級國家綜合檔案館館藏數字化率達到100%。融入智慧城市建設,開展智慧檔案館試點,適時建立與電子政務專網無縫銜接的電子文件備份中心。進一步做好數字檔案室建設和虛擬檔案室指導推廣工作,爭取到2020年,縣直以上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全部建立規范化數字檔案室,30%以上通過示范數字檔案室認定。全面開展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移交接收,實施政務服務網電子文件在線歸檔,試點推進電子商務文件歸檔管理,探索開展黨政機關的網站信息、政務微信歸檔。將檔案信息化納入政務服務網、大數據和智慧城市建設規劃,同步協調發展。
(六)加強檔案基層業務建設。全面完成新一輪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表修訂審核工作,繼續推進規范化檔案室創建活動,“十三五”末,市直單位規范化檔案室創建率達100%,縣直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規范化檔案室創建率達60%以上。加強進館單位依法移交檔案的指導監督,做到電子目錄、全文數據與紙質檔案同步進館。推進企業檔案規范化管理,深化農村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建設,到“十三五”末,全市農村地區全面實現網絡形式的檔案信息共享。加強重點建設項目、重大活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重點工作檔案的監督指導,繼續推進出生醫學證明檔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檔案、不動產登記檔案、行政審批檔案等重點領域檔案工作。
同時,《規劃》設置了五個重點工程,即(一)檔案館改造、新館建設工程;(二)數字檔案館(室)建設工程;(三)區域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四)重點檔案保護和開發利用工程;(五)檔案管理和共享服務示范工程。
為保證十三五期間檔案事業發展中這個綱領性文件的貫徹落實,《規劃》特別強調了加強對檔案工作的領導、加大對檔案事業的投入、加強檔案干部隊伍建設、加強檔案宣傳工作等措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