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2019中文大全,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入口,国产日韩91,V片免费看

· 國家檔案局主管· 中國檔案雜志社主辦1951年創刊歡迎來到中國檔案網 !2025年09月12日    星期五

浙江

安徽衛視錄制麗水市檔案館檔案背后的故事

作者:毛清英 來源:麗水市檔案局 發表時間:2017-11-08 分享到:

10月28日,安徽衛視中華家風欄目組專門采訪并錄制了麗水市檔案館珍藏的共和國記賬人董萬春檔案背后勤儉持家的故事專題片。

董萬春是共和國第一記賬人,他從1957年起每天記錄家庭的收支情況的賬簿共計34本,記錄了60年的家庭賬本于2014年已經在麗水市檔案館安家落戶,從賬本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詳細的家庭收支賬,記錄時代變遷過程。翻閱董萬春的賬本,董家每月每年的工資收入、存款利息、每天消費支出和節余情況都記得一清二楚。賬本上清晰地寫著:1957年,夫妻倆每月工資93.5元,1979年115元,年均增幅不到1元。改革開放后,工資連年看漲。2012年兩人每月離退休金比1979年的工資翻了95倍,平均每年增加330元。支出結構方面:1961年食品支出占總收入59%,1970年占50%,1981年占35%,到了2008年只占13%。這一連串數字背后,是生活條件的改善:1962年,董萬春買了一塊60元的半鋼舊手表,是家里第一件生活用品;6年后,他花了80元給妻子買了一塊日本手表;1979年,作為所在小區第一戶買電視機的人家,每天晚上,夫妻倆都要為前來看電視的鄰居準備好小板凳。漸漸地,電視機也從9寸黑白、14寸黑白到25寸彩電再到液晶電視,冰箱從單門到雙門……董家的生活用品隨時代在更新。到了1994年,搬了18次家后,董家舉債7000多元,買到了一套87平方米的房改房,這也是1957年來,為數不多有赤字的一年。

翻著老賬本,坐上“時光機”,時代的變遷仿佛濃縮在了張張泛黃的紙頁上,你能從中看到社會的變遷和經濟的發展。此次專訪由著名主持人楊瀾主持,并將于近期內在安徽衛視上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