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2019中文大全,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入口,国产日韩91,V片免费看

· 國家檔案局主管· 中國檔案雜志社主辦1951年創刊歡迎來到中國檔案網 !2025年08月19日    星期二

史海鉤沉

老館長的檔案情結

作者:黃開俊 來源:湖南省臨澧縣檔案局 發表時間:2015-01-07 分享到:

作者(左)與老館長合影

作者(左)與老館長合影

我與老館長張德恒同志曾在同一院落不同單位工作,相識相知30多年,是真正的“老相識”了。如今,我也步入了蘭臺行業,成為了一名新戰友。我眼中的老館長,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生活清貧簡樸,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歲月的犁鏵,在他高闊的額頭上留下了道道溝壑,仿佛聚集了他70余載生命的烙印。他說:我干檔案工作20多年,對檔案工作產生了深深的愛。

?

做“黃?!?,他任勞任怨

?

同事說,他是蘭臺中“老黃牛”,忍艱辛,負重荷,耕耘蘭臺,諄諄不悔。張館長1980年開始從事檔案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創造出了不平凡的業績。1987年至1997年他擔任湖南省臨澧縣檔案館館長期間,為了豐富館藏,改善館藏結構,經常采取內查外調、下鄉走訪等形式,收集整理各種信息資料。他主建了該縣第一個“榮譽館”,設立了“名優新產品檔案”全宗,收集了“名人檔案”“家譜族譜檔案”。上班時間不夠用,他就利用休息時間加班加點。長時間的緊張工作,不規律的飲食起居,使他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等多種疾病。病痛常常折磨得他坐臥不寧,寢食不安,嚴重時甚至生活起居都難以自理,但他卻沒有因此影響工作。1994年春節前夕,他因病住院,人躺在病床上,心里卻還想著沒有及時發出去的近500封“致全國及海外臨澧老鄉的信”。因為這是改善館藏結構,增加名人檔案的好契機,更是縣委、縣政府廣納人才信息,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連續工作了兩天,他才將這些信件趕在除夕前寄發出去,讓在外的親人們感受到家鄉的一份溫馨!可是他卻在醫院的病床上度過了整個春節。

做“綠葉”,他孜孜不倦

檔案利用者說,他是蘭臺園中一片艷麗花朵下的綠葉,為了花兒的光彩奪目,奮力托舉,默默奉獻。20多年來,他先后編寫十多種共計300萬字的資料,撰寫了工作論文、調研文章、意見建議50多篇,分別在國家、省級刊物上發表。1995年臨澧一中利用他匯編的《臨澧籍在外工作人員通訊錄》向海內外優秀臨澧籍兒女募捐達80多萬元。此外,他牽線搭橋聯系臺胞、國內知名人士,分別為有關單位引進資金100多萬元。老館長雖然從縣檔案館退休已12年,但仍對檔案工作戀戀不舍,每月進一次檔案科室,每年送幾次收集的資料和撰寫的文章。2011年以來,他編輯出版了《蘭臺文集》一冊,收集了多套民間族譜及許多重要歷史資料,還先后參加了多種史志資料的編寫工作。

做“小草”,他無怨無悔

老館長說,我只不過是那茵茵芳草地中的一棵小草,沒有花香,沒有樹高,但無怨無悔。他參加工作43年,卻清貧簡樸了一輩子。好心人勸他找找關系,提高自己的待遇,他卻沒有這樣做。他說,當官是為人民謀利益,不當官同樣可以為人民謀利益,黨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而不是高官厚祿!這就是他的人生觀、價值觀,心甘情愿地做一棵不起眼的小草,把那僅有的一點點綠意真真切切地服務于人民,實實在在地奉獻給老百姓。退休前的那一年,正是全縣農業結構調整之時,他想到了農村,想到了農民,謀劃出了一個利用檔案幫助調整農業結構的藍圖,從館藏檔案和未進館的農、林、牧、漁機關檔案中,遴選68個良種和8種蔬菜栽培技術資料,編印成冊后發給全縣干部群眾和農戶,得到了領導肯定和廣大群眾的歡迎。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工作期間,張館長多次被評為市檔案工作先進個人、縣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1995年獲常德市“十佳檔案員”稱號,1996年獲湖南省“八五”檔案工作先進個人稱號,并出席了全國、全省的檔案局館工作經驗交流會。

如今,老館長仍然在蘭臺上繼續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