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20日海寧市檔案館發布防控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檔案資料征集公告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陸續收到熱心市民的來電、來信、來訪,為疫情專題檔案提供檔案資料與線索。近日,市檔案館多途徑對接抗疫檔案形成者及捐贈意向者,按下征集“快進鍵”。
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作為重大社會事件,散存在社會各界,其檔案管理也存在來源廣泛、數量龐大、種類多樣、載體不一等諸多難題。如何在第一時間精準地對接檔案直接形成者,是提高檔案真實性與豐富性的關鍵。
市檔案館主動出擊,有針對性地早介入、早指導,為疫情防控檔案的完整性和典型性奠定基礎。一是實時關注各級各類新聞報道及微信公眾號,掌握疫情防控動態,確定檔案收集范圍,擬定檔案分類方案表,力求全面留存抗擊疫情真實記錄。二是及時摸底疫情檔案收集情況,電話對接海寧市人民醫院、中醫院、中心醫院、第四人民醫院,征集援鄂醫護人員抗疫檔案;上門走訪群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慕容集團等,有針對性地征集各條線的疫情防控檔案,明確檔案征集要求。三是放眼長遠,優化檔案征集進度,對社會各界捐贈的檔案實行即捐贈即整理即進館制度。各類檔案征集進館后,將建立疫情防控專題檔案數據庫,對疫情防控檔案數據進行集中管理,方便共享利用。
截至目前,共征集到自1月23日至3月13日形成的海寧市疫情防控照片檔案共2400多張照片及抗疫詩歌等,內容涵蓋海寧市援鄂醫護人員、領導現場調研、重要防控會議、卡點值守、企業開工復工等。